[发明专利]CD重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5197809.8 | 申请日: | 1995-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81155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5-06 | 
| 发明(设计)人: | 木下秀德;岩田修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1B19/02 | 分类号: | G11B19/02;G11B19/12;G11B19/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国旭 | 
| 地址: | 美国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cd 重放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读取光盘(CD)盘面记录的数据的CD重放装置及控制这种装置的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能够连接到诸如笔记本计算机等便携信息处理装置的CD重放装置及控制这种装置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装在笔记本计算机中并能不中断计算机正在执行的应用程序而易于播放音乐CD的CD重放装置,及控制这种CD重放装置的方法。
今天广泛使用着从考虑便携性设计而制造的小型、轻便的个人计算机(也称为“便携式计算机”或“笔记本计算机”)。而且由于小型辅助的存储装置已有生产,除了硬盘驱动器(HDD)及软盘驱动器(FDD)以外装有CD-ROM驱动器(CD重放装置)的某些笔记本计算机现在已经有售。例如,由IBM日本公司出售的笔记本计算机ThinkPad 755CD(IBM公司商标)就装有CD-ROM驱动器。
图1示出笔记本计算机1的轮廓图。图1中的笔记本计算机1是这样设计的,几乎在主机体3的后边缘,内侧装有液晶显示器板(LCD)4的机盖5与主机体3可旋转地铰连。在具有键盘2的主机体3中有一个CPU,一个主存储器,一个ROM,外设控制器,以及其上有总线的系统板,这些组件(均未示出)通过该总线相连。电池组(未示出),HDD(未示出)及CD-ROM驱动器50装在键盘2之下主机体3的较低空间处。CD-ROM驱动器50的托盘可滑动地安装在主机体3之下,便于更换光盘。在托盘51的前表面,装有弹出(Eject)按钮6以便控制托盘的弹出。在其后面,CD-ROM驱动器50可附加地连接到系统板(未示出)总线上,并能够被取下和用FDD等其它外设代替。
在CD即光盘(以下也简称为“盘”)上记录是这样进行的,在由透明树脂形成的光盘的盘面上形成对应于数字数据的凹凸痕(这些凹凸痕具有反射特性不同的隆起和下陷的形状),并覆盖一层极薄的金属膜,例如铝膜,并进而覆盖一层硬保护膜。CD-ROM驱动器(CD重放装置)把激光束聚焦在旋转的光盘上,利用反射光的强度变化读取数据。由于能够在CD上以高密度记录大量的数据,CD不仅用于计算机数据的记录,而且用于声频数据,图象数据及各种其它数据的记录。
CD的物理和逻辑规范是由索尼公司与飞利普有限公司为中心人物的一个小组制定的,并在“红皮书,”“黄皮书,”及“绿皮书,”中阐明以便使用公用名称。
CD是这样设计的,使得数据从盘面的中心向外呈螺线形地以相同密度记录。物理格式大概分为三个区域:从盘面的中心向外是,导入区,节目区,和导出区。导入和导出区是用来记录光盘的属性信息及各种相关的控制信息,例如各个光道的开始位置信息。
节目区用来记录基本用户数据,例如计算机数据及声频数据,并由一个或者多个光道构成。一个光道可分为几个24字节长的帧。光道的长度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所记录的用户数据的长度而改变的。例如在音乐CD的情形下,一个光道对应于一段音乐,而光道长度对应于播放的时段。
记录计算机数据的光道称为“CD-ROM光道,”,而记录声迹的光道称为“CD-DA光道”。此外,作为一类CD-DA,有“CD-图形”,其中图象数据记录在声频数据内的空白区域(更具体来说是帧中的子通道)中。作为另一类型,有混合CD-ROM光道和CD-DA光道的混合CD。而且,作为其它标准,有“CD-I(交互式光盘媒体),利用交插系数在单一光道上记录图象数据和声频数据(时间共享多通道复用),还有“CD-ROM XA.”
CD-DA规范在“红皮书”中给出,CD-ROM规范在“黄皮书”中给出,而CD-I规范在“绿皮书”中给出。CD-I规范规定了能够实现对话操作的标准,而CD-ROM XA规范规定了声频数据与动画数据组合以及它们作为多媒体联合使用的标准。
一般来说,装在计算机中的CD-ROM驱动器用和其它外围设备相同的方式通过总线接收诸如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OS)等软件中所发出命令,使得它由计算机系统(以下简称为“系统”)来控制。重放音乐CD的CD-ROM没有特别之处。读数的开始与停止,对下一个音乐段的光头搜索与对准处理将详细讨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未经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78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