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部开口波纹管零件在注塑模具中的脱模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5196537.9 | 申请日: | 1995-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62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2 |
| 发明(设计)人: | 罗伯特·詹姆斯·彼德森;迈克尔·唐纳·韦伯;鲁本·厄尔·奥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罗克特和甘保尔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43 | 分类号: | B29C45/43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征 |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口 波纹管 零件 注塑 模具 中的 脱模 方法 | ||
1.一种使端部开口波纹管零件从注塑模具上脱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用注塑方式模制波纹管零件,上述波纹管零件具有位于芯杆与第一可拆型腔之间的弹性部分以及位于上述芯杆与第二可拆型腔之间的刚性效应部分,上述刚性效应部分具有第一开口端及外侧凹入部分,上述弹性部分具有内表面及第二开口端;
b)张开上述第一可拆型腔,使上述波纹管零件的上述弹性部分可以脱离上述芯杆;
c)使压缩气体经由上述芯杆到达上述弹性部分的上述内表面,在这同时,上述波纹管零件的上述第一和第二开口端分别被上述第二可拆型腔和上述芯杆阻塞,从而使上述弹性部分从上述芯杆一侧起向外扩张;
d)用上述第二可拆型腔夹持上述波纹管零件之上述刚性效应部分的上述凹入部分;且
e)使上述芯杆沿轴向脱离上述第二可拆型腔,由此牵引上述波纹管零件的上述弹性部分离开上述芯杆,在这同时,上述弹性部分仍被压缩气体维持在扩张状态。
f)张开上述第二可拆型腔,由此松脱上述波纹管零件之上述刚性效应部分的上的凹入部分,通过操作脱模杆使上述波纹管零件得以从上述注塑模具中排出。
2.一种使端部开口波纹管零件从注塑模具上脱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用注塑方式模制波纹管零件,上述波纹管零件具有位于芯杆与可拆型腔之间的弹性部分以及位于上述芯杆与整体式型腔之间的刚性效应部分,上述刚性效应部分具有第一开口端及外侧凹入部分,上述弹性部分具有内表面及第二开口端;
b)张开上述可拆型腔,使上述波纹管零件的上述弹性部分可以脱离上述芯杆;
c)使压缩气体经由上述芯杆到达上述弹性部分的上述内表面,在这同时,上述波纹管零件的上述第一和第二开口端分别被上述整体式型腔和上述芯杆阻塞,从而使上述弹性部分从上述芯杆一侧起向外扩张;
d)用上述整体式型腔夹持上述波纹管零件之上述刚性效应部分的上述凹入部分;且
e)使上述芯杆沿轴向脱离上述整体式型腔,由此牵引上述波纹管零件的上述弹性部分离开上述芯杆,在这同时,上述弹性部分仍被压缩气体维持在扩张状态。
f)操纵脱模杆,由此将上述波纹管零件推出上述整体式型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芯杆具有连通压缩气体气源的通道,上述通道与上述波纹管零件之间还具有流体通路,对于使上述波纹管零件扩张的上述工序来说,其特征在于:出自上述气源的压缩气体经由上述芯杆的上述通道到达上述波纹管零件。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芯杆具有自由端、纵向孔路、自由端处的阀座以及管阀,上述管阀具有穿入上述纵向孔路中的阀杆,该管阀偏置于阀座一侧,上述纵向孔路与压缩气体气源相通,压缩气体只有在上述管阀打开时才可流动,对于使上述波纹管零件扩张的上述工序来说,其特征在于:打开上述管阀将使出自上述气源的压缩气体经由上述管阀到达上述波纹管零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罗克特和甘保尔公司,未经普罗克特和甘保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653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顶部安装的水龙头组合件
- 下一篇:铝硅酸盐沸石的制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