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乙烯聚合的催化剂体系无效
申请号: | 95194737.0 | 申请日: | 199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02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0 |
发明(设计)人: | N·H·弗里德里希斯;J·A·M·范比克;J·A·J·哈拉思;R·A·J·波斯蒂马 | 申请(专利权)人: | DSM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4/612 | 分类号: | C08F4/612;C08F10/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钟守期,王景朝 |
地址: | 荷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乙烯 聚合 催化剂 体系 | ||
1.乙烯均聚方法或乙烯与一种或多种含有3~12个碳原子的α-烯烃和任选的一种或多种非共轭二烯的共聚方法,其中,
在第一步中,以下列方法制备催化剂A:将至少一种转移剂溶于烃中,向其中加入至少一种有机镁化合物、烃和有机氯化物的混合物;然后搅拌所得混合物并在20℃和烃的沸点之间加热,然后加入一种或多种过渡金属化合物,再在搅拌的同时在室温和烃的沸点之间加热所得混合物,其中
a)有机镁化合物具有通式R1R2Mg,其中R1和R2代表相同或不同的含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
b)有机氯化物选自1-氯丁烷、1-氯丙烷、氯乙烷、1-氯癸烷、2-氯庚烷、3-氯庚烷、2-氯丁烷、2-氯丙烷、2,2-二氯丁烷、2,2-二氯丙烷、1,3-二氯丁烷、1,2-二氯丁烷、1,2-二氯丙烷或其混合物;
c)过渡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选自Ti、Zr、Hf或它们的混合物;
d)转移剂选自一种或多种有机铝化合物和/或三氯化铝,和/或一种或多种无机硼氯化物和/或有机硼氯化物,和/或一种或多种无机锌化合物和/或有机锌化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
有机氯化物中的氯和有机镁化合物中的镁之间的摩尔比率为1~10,转移剂中的金属和有机镁化合物中的镁之间的摩尔比率为0.1~1;
在第二步中,将催化剂A加入聚合反应器中,并将辅催化剂B与催化剂A混合或分开加入聚合反应器中,其中辅催化剂B为一种或多种含有选自元素周期表中第1、2或13族的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辅催化剂B的量令催化剂A的转移剂和辅催化剂B的摩尔比率介于0.003~20;和
在第三步中,在所述催化剂A和所述量的辅催化剂B存在下,使乙烯均聚或使乙烯与一种或多种含有3~12个碳原子的α-烯烃和任选的一种或多种非共轭二烯共聚。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铝化合物是有机铝氯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铝氯化物是乙基二氯化铝、二乙基氯化铝、倍半乙基氯化铝或其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镁化合物是乙基丁基镁、丁基辛基镁、二丁基镁和/或二己基镁。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镁化合物用相对于镁而言至多2摩尔当量的醇转化为烷基烷氧基镁化合物、二烷氧基镁化合物或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渡金属化合物为钛化合物,其通式为Ti(OR1)4-nX1n或Ti(OR2)3-mX2m,其中R1和R2代表相同或不同的含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X1和X2代表卤素原子,0≤n≤4,0≤m≤3。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钛化合物为四丁氧基钛和/或四氯化钛。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镁化合物中的镁与过渡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之间的比率为1~100。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辅催化剂B为有机铝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除催化剂体系之外,还在聚合反应器中加入选自1-氯丁烷、1-氯丙烷、氯乙烷、1-氯癸烷、2-氯庚烷、3-氯庚烷、2-氯丁烷、2-氯丙烷、2,2-二氯丁烷、2,2-二氯丙烷、1,3-二氯丁烷、1,2-二氯丁烷、1,2-二氯丙烷、环戊基氯或氯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氯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DSM有限公司,未经DSM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47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作为抗发炎剂的N-羟基脲
- 下一篇:液晶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