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级交换单元无效
申请号: | 95193534.8 | 申请日: | 199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15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5-21 |
发明(设计)人: | M·K·S·布尔加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1/04 | 分类号: | H04Q11/04;//H04Q3/68H04Q3/5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巍,张志醒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级 交换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级交换单元或交换结构,并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三级交换单元:包括连接到一个输入交换级或第一交换级的多条成组的入线,连接到一个输出交换级或第二交换级的多条出线,以及一个中间或关联的交换级或第三交换级,在上述作为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工作的第一和第二交换级之间相关联并连接。
本发明还基于这样一种三级交换单元,其中所述的入线和出线适合于为传递携带信息的电信号且这里的控制单元与所述的交换级共同作用,以便通过一条所指示的在上述中间交换级之间通过的连接通路将所述的入线中的一条与所选择的一条出线相连接。
所述的输入电路将提供配备了电光转换器的出线,以便能够将与当前携带信息的电信号相对应的光脉冲发送到所述中间交换级,而且所述的输出电路提供配备了光电转换器的入线,以便能够从中间交换级接收与属于当前输入电路的携带信息的电信号相对应的光脉冲。
属于这种类型有三个交换级的交换单元或交换结构也表示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交换级,按照连续的顺序,而且记住这一点:应该注意到第二交换级对应于这里表示的第三交换级而第三交换级对应于这里表示的第二交换级。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显然这样的交换单元可以处理双向的信息流通信但是为了简单的目的下面的描述将只揭示信息流的一个所选择的方向。
背景领域的描述
适合上面所描述类型的多级交换以前在很多不同的实施例中都有所了解,而且关于无阻塞三级交换单元主要结构和大小的法则在出版物“ISDN和宽带ISDN”中节2:3“空分交换”下有详细的表示和描述,特别是在33页上参考图2.8。
三级交换单元的主要结构这里描述并确定大小为能够在入连接的一条通道上提供无阻塞信号传输。
所使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交换级的结构不详细地给出。
但是,已知构成所述的交换级是为了使它们适于传递所使用的携带信息的数字化电信号,因此电导线彼此相互关联并根据该出版物所示的模式构造。
为了考虑本发明的重要特性,也应一提的是以前已经知道它能够接收携带信息的电信号并且,通过电光转换器,将其转换为光脉冲并将光导线上的这些光脉冲发送到一个光电转换器,后者接收所述的光脉冲并发送相应的携带信息的电信号。
这样的携带信息的光学系统已经在不同的电子技术应用中使用,例如大型交换单元,以便将携带信息的信号发射较远的距离,当其处于不同或类似的小室中时。
为了进一步考虑本发明的重要特性,以及有关的重要方法,也应一提的是全光交换单元通过出版物“光纤通信会议技术文摘”(“Technical Digest of Conference o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中的文章“2.5Gbit/s16×16ATM光交换矩阵的可行性论证”(“Feasibility demonstration of)2,5 Gbit/s 16×16ATM Photonicswitching matrix”)第93到94页上已经了解并有所描述,作者是D.Chiaroni等人,以及出版物“光放大器及其应用论题会议,截止日期后的文章”(“Proc.Topical Meeting on Optical Amplifiers and theirApplications,postdeadline paper”),1992,中的文章“单调集成4×4InGaAsp/InP激光放大器门交换阵列”(“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4×4InGaAsP/InP laser amplifier gate switch arrays”)第38到42页上也已经了解并有所描述,作者是M.Gustafsson等人。
在这些提到的出版物中,描述了可控光交换器件的使用,例如光交换矩阵,通过它在多个可用的成组的入光导线之一上出现的光脉冲,可以通过一个内核被选择并交换到多个可用的所选择的出光导线之一上。
为了简化对本发明特性的理解,可以参考出版物“光通信欧洲会议”(“Proc.European Conference on Optical Communication”).1990中的文章“一个1.5m三电极DFB 激光器的特征描述”(“Characterization of a 1,5m three-electrode DFB laser”)第279到282页,作者为R.J.S.Pedersen等人,其中描述了有关可调谐激光器的发射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35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末输送机构
- 下一篇:挥发分低于10%的煤的燃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