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检测和处理碰撞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192315.3 | 申请日: | 1995-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84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05 |
发明(设计)人: | 吉米·W·卡德;特雷西·L·富尔吉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托罗拉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 | 分类号: | H04B1/00;H04B1/10;H04B1/38;H04B7/00;H04J3/22;H04J15/00;H04L5/14;H04L7/00;H04Q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立英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电通信 系统 检测 处理 碰撞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以在具有第一和第二始发收发信机共享一个通信信道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内当两个始发收发信机基本同时尝试与第一和第二目标收发信机分别地建立通信链路时检测和处理所发生的信道使用碰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始发收发信机处:
在通信信道上发送一个含有识别该第一始发收发信机的第一码字的消息;
在该通信信道的第一预定时隙中接收第一数据;
将该第一数据与第一码字比较;
当第一数据不等于第一码字时,检测出一个信道使用碰撞;
在检测出信道使用碰撞之后,监测该通信信道一段与码字有关的时段,以检测通信活动性;
在该与码字有关的时段内未检测到通信活动时,再发送第一数据。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始发收发信机处:
在与码字有关的时段期间在通信信道上检测信道忙信号;
在通信信道的一个预定时隙中再发送信道忙信号。
3.一种用以在具有第一和第二始发收发信机共享通信信道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内当两个始发收发信机基本同时尝试与第一和第二目标收发信机分别地建立通信链路时检测和处理所发生的信道使用碰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一个第一码字来识别第一始发收发信机;
由第一始发收发信机在通信信道上发送含有第一码字的第一消息;
由第一目标收发信机从第一始发收发信机接收该第一消息;
由第一目标收发信机在通信信道的第一预定时隙中发送对第一消息的第一响应,该第一响应含有第一码字;
由第一始发收发信机接收从通信信道的第一预定时隙抽取的第一数据;
由第一始发收发信机通过比较第一数据和第一码字来检测碰撞是否发生;
在未检测到碰撞时,由第一始发收发信机与第一目标收发信机建立通信链路。
4.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一始发收发信机在通信信道上发送出含有第一码字的第一消息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何时通信信道时隙未被占用;及当通信不被占用时发送一个发送确认请求。
5.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碰撞时,执行一个碰撞处理程序。
6.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碰撞时执行碰撞处理程序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由第一发信的收发信机在通信信道上发送一个碰撞检测信号。
7.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碰撞时执行碰撞处理程序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由第一始发收发信机监测通信信道一段与码字有关的时段,以检测通信活动性;
由第一始发收发信机在与码字有关的时段内未检测到通信活动时,再发送含有第一码字的第一消息。
8.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一始发收发信机监测通信信道一段与码字有关的时段以检测通信活动性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由第一始发收发信机在与码字有关的时段期间在通信信道上检测通信忙信号;
在通信信道上检测到时由第一始发收发信机再发送出信道忙信号。
9.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由第一目标收发信机检测通信信道上发送的碰撞检测信号;
由第一目标收发信机在通信信道上的碰撞检测时隙内再发送碰撞检测信号。
10.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第二码字,来识别第二始发收发信机;
由第二始发收发信机在通信信道上发送含有第二码字的第二消息;
由第二目标收发信机接收来自第二始发收发信机的第二消息;
由第二目标收发信机在通信信道的第一预定时隙中发送对第二消息的第二响应,该第二响应含有第二码字;
由第二始发收发信机接收从通信信道的第一预定时隙抽取的第二数据;
由第二始发收发信机比较第二数据与第二码字,来检测碰撞是否发生;
由第二始发收发信机在未检测到碰撞时与第二目标收发信机建立通信链路;
在检测到碰撞时由第二始发收发信机执行一个碰撞处理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托罗拉公司,未经摩托罗拉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231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