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花塞无效
| 申请号: | 95191756.0 | 申请日: | 1995-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674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9 |
| 发明(设计)人: | J·贝纳;J·沙弗拉塔 | 申请(专利权)人: | 布里斯克塔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T13/46 | 分类号: | H01T13/46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登河,顾红霞 |
| 地址: | 捷克***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火花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内燃机中的火花塞的构造。
现有技术状况
内燃机的一个难题是使引入一个或几个燃烧室的燃料-空气混合物获得正确的点火定时,并使电火花有效地点燃燃料-空气混合物。如果点火太慢或无效,则燃料消耗增加,从而污染增加,而发动机效率下降。
普通的火花塞包括一个密封于钢体中的圆柱形陶瓷绝缘体,形成一气密装置。钢体装置的一端制的螺纹,使火花塞能装入发动机体内。一中心电极被轴向装入该陶瓷绝缘体内。密封该绝缘体内中心电极的金属螺栓用作高压输入端子。一接地极安装在中心电极的上方,跟钢体成电气和机械连结。中心电极和接地极在发动机燃烧室内工作。这种火花塞在两电极的集中小面积上释放火花,它造成中心电极腐蚀,因此,缩短了火花塞的使用寿命。另外一些类型的火花塞有多个接地电极,例如2或3个电极。这些电极焊于火花塞本体。这些电极的端部弯向中心电极。接地电极也可跟作为激励部件的火花塞制成一体。然而,即使这些类型的火花塞也由于耗损而缩短寿命,且难以制造和昂贵。
借助于具有多个电火花输出的火花塞,可使燃料-空气混合物获得更有效和更快地点燃,并使发动机随后更可靠地工作。在这些类型的火花塞中,通常有一种多至3个辅助环形电极的结构。这些环形电极形成了许多相继的火花间隙。这些辅助电极位于中心极和围绕陶瓷绝缘体端部的接地极之间。此时在可燃混合物的最高浓度点可出现特有的分离的多点火花放电。因此,这些类型的火花塞能点燃和燃烧极稀的混合物。在美国专利NO.1,465,582中叙述了该种火花塞。该中心电极设有一屋顶形金属罩。在环区上形成的一些环形金属辅助电极弹性地装入一些陶瓷绝缘槽内。火花塞本体的边缘有一弯向绝缘体的凸缘。这种火花塞有许多缺点。在发动机工作期间,在600℃~700℃时,该环形金属辅助电极失去其机械预应力。由于没有足够的热量自环形部转移到陶瓷绝缘体上,该环形部便过热,很快耗损,并在超负荷时,可能烧耗。这种火花塞的中心电极的屋顶形罩在发动机工作时也会过热。这是因为该罩和绝缘体没有充分的热匹配。罩的横截面就其吸热面来说是不足够的。因此,该过热的罩和环形电极增加了自点火的危险。此外该钢凸缘能变脏,并可能使火花间隙短路。
在英国专利NO.2,094,833中描述了采用辅助环形电极的另一类型火花塞。中心电极和辅助电极均装入火花塞体内。该系统的缺点是不可能将陶瓷绝缘体顶部(即火花隙)装到燃烧室内的最佳位置。出于上述理由,在实践中已不推广采用这些火花塞。
发明背景
本发明的火花塞结构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该火花塞包括一导电和导热的整体壳体,壳体具有连接装置,在壳体内腔中安置一个跟中心电极成气密接合的陶瓷绝缘体,绝缘体突出的顶尖至少有一设在陶瓷绝缘体延伸部上的环形辅助电极,跟壳体的一端以及跟中心电极构成一火花隙。本发明的目的是加厚辅助环形电极的周缘。由于在辅助电极上的放电集中处损耗降至最小,因此火花塞的寿命增加。
可加厚辅助环形电极的周缘以形成内侧突缘或外侧突缘,例如,它们可向内伸至绝缘体的凹口内,或可向外延伸,或可制成两者的结合。
辅助环形电极至少有两个优点;它们的周缘被安排成沿相同方向突出,这种安排允许辅助环形电极在火花隙两侧有均匀的耗损;辅助环形电极被成形为截头圆锥面的涂层,具有较厚的上、下周缘,与圆柱形陶瓷绝缘体的收缩顶尖相适应。这就改善了自陶瓷绝缘体顶的热扩散,并改善了总的温度分布。
处在圆柱形陶瓷绝缘体收缩顶尖顶部的辅助环形电极的加厚的外缘靠近中心电极的向外伸出端。辅助环形电极的加厚的内缘靠近壳体的内缘,后者是在由圆柱体顶端制出内凹口形成的。因此,形成了若干电火花间隙,它们沿陶瓷绝缘体的锥形表面连续配置。在连续的辅助环形电极之间的间隙,其大小可以改变;相对于跟中心电极及接地极形成的间隙的宽度可以不同。当工作时金属体边缘的内凹口能清洁和冷却陶瓷绝缘体的顶部。
辅助环形电极的厚度为0.1至1.5毫米,而其周缘扩大0.2毫米。辅助环形电极一般的厚度为0.2毫米。这些尺寸保证了最小的热惯性及符合发动机运转工况变化的适应性。辅助环形电极由氮化钛(TiN)制成,而壳体是用铜制成的。因为陶瓷绝缘体和辅助环形电极的热膨胀度必须相似(在±15%至±20%范围内),因此采用了TiN,它是满足这一条件的一种材料。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布里斯克塔勃有限公司,未经布里斯克塔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1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