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式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95191669.6 | 申请日: | 1995-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20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8 |
发明(设计)人: | 扬-马茨·埃内若施;莱夫·约瑟夫松;德拉古斯拉夫·米洛耶维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ABB弗莱克蒂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2 | 分类号: | B01D47/02;B01D47/10;B05B15/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祖昌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式分离器,用于净化来自工作空间的掺杂有颗粒的废气,特别是用于净化来自喷漆室的含有漆颗粒的废气。
这种湿式分离器的公开见文献US5 100442。如该文献所示的湿式分离器包括下述掺有杂质的废气按以下名称顺序通过的部分:一个入口;一个扩张部分;一个横向于上述入口延伸的偏转部分;和一个带有一个流道出口的喷嘴。在此所描述的结构中,与喷嘴相对的扩张部分的壁为直线形状,而且由此文献不能推断出总的噪声级在该结构中是如何控制在许可范围内的。
在设计湿式分离器时,一主要问题在于:将工作空间的噪声级尽可能保持在较低水平,以便为工作在那里的工作人员创造一可以忍受的工作条件。由下面的描述可见,在通常的湿式分离器中已采取各种措施来降低在工作空间中由湿式分离器所产生的噪声级。
由文献DE-PS 2814276已知一种用于净化喷漆室废气的装置。在此置于喷漆室的底部格网之下的传统的装置中,废气通过漏斗状的入口首先通向一有尖棱的缩颈,然后使其方向有很大的改变,进而通向第二个有尖棱的缩颈,此第二缩颈与第一缩颈相比,其穿流横截面更小。从而使废气随后流入具有一流体池的腔中。沿漏斗状入口的导流壁将一种洗涤液导入该装置。结果在流道的第一缩颈棱处产生流体幕。在废气流方向改变后,流体在第二缩颈棱处在涡流状态下雾化并与废气均匀混合。通过在第一缩颈位置处生成的流体幕,将存在于废气中的漆颗粒的表面用洗涤液湿润。通过在第二缩颈处的强烈的雾化产生均匀的空气一流体混合物,此混合物有助于存在于废气中的漆颗粒相互沉积并导致改善了从废气中分离出漆颗粒情况。随后,聚结在一起的漆颗粒或是沿位于第二缩颈之后的导流面向下导入一流体池,或是被抛向与第二缩颈位置相对的壁上,在此壁上漆颗粒随后同样亦流进流体池。
在上述已公开的装置中,在第一缩颈棱处的流体幕对流道中向上朝喷漆室传播的声波有阻尼作用,声波最初是在第二尖棱的流动缩颈处产生的。通过使废气流弯曲可获得另外的声阻,这是因为,声波在废气流中由于其弯曲而不能直线向上朝喷漆室传播。
另一种传统的湿式分离器的公开见文献DE-OS 3317230。在此公开的湿式分离器中,废气通过第一文氏管(Venturi)传导,膨胀进入一弥散室,然后用具有一尖棱的扼流连接器的第二文氏管将废气导入具有一集流区的第二室。洗涤液从水槽被导入第一文氏管的漏斗状的入口区域。在第一文氏管中,废气流的方向改变,通过一相对宽的管颈流入弥散室。通过在第一文氏管中不设有任何尖棱凸起及管颈具有相对较宽的通流横截面,在这一区域所产生的噪声会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由于沿上道壁流动的水膜在通过管颈后呈颗粒形式与废气流混合。这样产生一弥散流,此弥散流呈微弧状延伸跨过导流面流向第二文氏管。在第二文氏管中,掺有杂质的废气和水颗粒充分混合形成雾状稠度。这一过程伴随产生相对较大的噪声。这里所产生的声音在其向喷漆室的传播路径上通过第一文氏管后的弥散流得以减弱。
然而,相对用传统湿式分离器在工作空间所能获得的噪声级而言,还是希望进一步降低声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式分离器,它在朝工作空间方向上具有进一步改善的声衰减效果。
按本发明这一目的是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一种湿式分离器得以实现的。
在本发明的湿式分离器中,掺有杂质的废气从工作空间出来后通过一入口导入流道,然后其方向有很大的改变并通过一喷嘴输送到流道出口。在入口的道壁上被导入的流体,通过出流道出口处的突变的横截面减小,在涡流状态下雾化,从而实现掺有杂质的废气与流体的均匀混合。这样就使得杂质颗粒,如漆颗粒,与流体颗粒一起相互沿积并聚积在一起,在从流道中出来后,杂质颗粒被有效地分离。
此时,由于涡流状况,在喷嘴和流道出口区域产生很大的声音。业已发现,如果在喷嘴和流道出口区域产生的声音绝大部分又被反射回喷嘴和流道出口,则在朝向工作空间,如喷漆室方向可实现特别有效的声音衰减效果。因此,在本发明湿式分离器中,在流道与喷嘴区域相对的位置设有一反射器部分,由此可实现,在喷嘴区域产生的绝大部分声音又反射回喷嘴并通过喷嘴排出,而不是使声音通过流道入口向工作空间方向传播。反射器部分的壁从其纵断面来看亦至少部分地偏离将入口和扩张部分间的最窄位置与扩张部分和偏转部分间的连接点相互连接起来的直线形状。除了将声音朝喷嘴方向反射外,反射器部分的这种实施例在喷嘴区域具有一定的聚焦作用。因此,按本发明,由湿式分离器到达工作空间的声级有极其有效的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BB弗莱克蒂公司,未经ABB弗莱克蒂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16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腐抗氧化方法
- 下一篇:蓄电池无污染固态电解质及其配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