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读结算卡的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95190402.7 | 申请日: | 1995-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70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8-07 |
| 发明(设计)人: | 乔治斯·多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蒂斯基尔技术革新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3/08 | 分类号: | G06K13/08;G06K7/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酆迅 |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算 设备 | ||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读结算卡(Value card)的设备,该设备具有一个沿插入方向把结算卡接受到通道里的开口,在通道里结算卡是可读的并且在通道里安装着导向及对准结算卡的装置,通过这个装置可把结算卡定位在支承平面上以进行读操作。
这种设备很适用于在自动服务提供机上支付所得到的服务。用于这种付款的结算卡是信用卡、预付结算卡或所谓的芯片卡,预付结算卡带有磁可读或光可读信息。作为这方面的例子可以提到根据标准ISO7811或ISO7816制造的信用卡或芯片卡。
一种已知设备公开了美国专利4742213,该设备具有用来接受信用卡的通道,通过一个用作为挡块的弹簧臂实质上在末端关闭了这个通道。
已知的设备有这样的缺点:意图为接收结算卡的通道可以很容易地由于不正确的操作或者故意地用异物堵塞住。在这里异物指的是其厚度大致和结算卡相同的平的固体,例如硬币、一条平板金属、一条塑料、一块硬纸板以及因而也有一部分切断的结算卡。被插入的异物,尤其在插入异物后再附加地插入结算卡时,通常只能通过维修工作得以取出,从而该设备有可能长时间地停止工作,致使损害操作员和用户。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所一般涉及的这种类型的设备的特征在于一个容纳异物的收集空间和一个用于结算卡的挡块。通道沿着结算卡的插入方向延伸到收集空间。该挡块安装在通道上并且通过挡块可以限制结算卡沿插入方向的贯入深度,从而结算卡不会被运送到收集空间里。
至少在最佳实施方式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读结算卡的设备,这种设备能忍受代替结算卡插入的平状异物,因此异物不会由于堵塞着设备而使设备停止工作。
下面以例子的方式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附图是:
图1是带有结算卡的读结算卡设备的一部分的剖视平面图;
图2是沿图1中的标为A—A剖面该设备一部分的另一个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该设备剖面部分的平面图,但带有结算卡和异物;
图4表示带有向下敞开异物收集空间的该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而
图5是带有异物退回滑槽的本设备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在图1中参考数1标志具有第一横向导向装置1a和第二横向导向装置1b的通道,通道具有开口2,通过开口2可把结算卡3沿方向R插入到通道1里,结算卡3是由在通道1中按互相相对关系安装的导向装置1a和1b导向的。在通道1的一侧上设置杆4,在本读结算卡3设备的一种便利的实施方式中杆4在一个平面里是可绕旋转轴5旋转的。结算卡3表示为处在通道1里的限制位置上,该限制位置实质上是由第一支承6、第二支承7和第三支承8定义的,在通道1里结算卡3具有实质上是由第三支承8的位置确定的贯入深度E。结算卡的宽度为B,通道的宽度也和结算卡的这个尺寸相匹配。
第一支承6是结算卡3在第一横向导向装置1a上的支承点而第二支承7是结算卡3在第二横向导向装置1b上的支承点。第三支承8是结算卡在杆4上的支承点。
收集空间9安排在通道1的末端上并和开口2相对,从而通道1是从开口2通向收集空间9的。在和杆4相对的通道1的一侧上,在第一支承6处从通道1到收集空间9的过渡段10呈阶梯的形状,从而通道1的宽度B按第一尺寸Z加宽。相对于第三支承8按第二尺寸V过渡段10有益地朝着开口方向2后退。
在用虚线表示的第一限制位置和用实线表示的第二限制位置之间杆4能绕旋转轴5旋转,这两个限制位置是由限制装置确定的,为了使图更清楚未表示出限制装置。
在杆4上沿第三支承8的左右安装对着结算卡的偏转平面11。
杆4的第一限制位置是当在通道1中不存在结算卡3时杆4所采纳的休止位置。杆4受到力F的作用,从而当没有反作用力时杆4保持在第一限制位置。通过把结算卡3插入到贯入深度E的附近时结算卡3对杆4产生反作用力。由于反作用力杆4可以绕枢轴转动到第二限制位置。参考字母W标志第三尺寸,按该第三尺寸在通道1中杆4横向地弹到第一限制位置上。
力F最好是由弹簧(未示出)提供的弹簧力。
凭借着杆4是设计成能绕轴转动的这个事实,插入结算卡3时所执行的旋转运动还可以用于把一个信号设置为一种状态以指示结算卡3的插入。
在本设备的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尺寸Z至少要和第三尺寸W一样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蒂斯基尔技术革新股份公司,未经兰蒂斯基尔技术革新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04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