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互式电视信道电子信箱服务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95117516.5 | 申请日: | 1995-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59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劲松;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劲松;王浩;北京三思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7/00 | 分类号: | H04N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4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互式 电视 信道 电子信箱 服务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信箱服务系统,特别是一种可以利用现有广播电视网和公共通讯网以图文方式向用户电视接收机等可视终端提供用户所需信息的交互式电视信道电子信箱服务系统。
现有的无线信道个人信息服务系统,是将个人信息以文字代码方式传递给相应接收机,多是利用专有频点的信道(如BP机信道),覆盖面积小,传送码率低,信息量少,用户接收机只能显示有限的文字信息,且显示屏较小。
现有的图文电视(Teletext)系统,如图1所示,由图文电视节目制作系统1,图文电视信号发送系统2及用户图文电视接收设备3组成,其是将代表文字或图形的数字信号叠加在电视信号场消隐期的若干行上,与正常电视节目同时播出,备有图文电视接收设备的用户,接上电视天线,就可看到发送的各类信息。目前图文电视收看的方法有二种:一是将图文电视解码线路与电视机结合起来,将解出的文字或图形在电视屏幕上显示出来。图文电视解码线路分内装式和外附加式,只适合于收看公共图文电视信息。另一种接收方式是图文电视微机接收系统,它是利用一块可插入计算机的图文电视接收卡(简称PC卡)。直接将从电视天线上接收下来的数据送入计算机,可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存贮。显示,分析、打印等。现有的图文电视系统存在的最大缺点是信息传输上只能单向进行,即每个用户只能被动地接收电视台发送的图文电视信息,无法向图文电视台索取自己所需的信息。
美国专利US4,725,886公开了一种通讯系统,包括有一图文电视(teletext)发射机及许多可寻址接收机,这些接收机接收发射机所发送的图文信息,并响应于传输信息中所包含的分级地址,对这些信息的所选位置进行处理,在该系统中,分级地址定义了许多分级组电平,这些电平包括有所有的接收机,且每一电平对应于一个接收机,这样通过对一分级组电平的编址,该分级组电平的分组中的接收机可被编码。该系统中的接收机虽可由于在单元或组内被编址而具有单独接收传输信息的功能,但整个系统仍存在信息传输只能单向进行,用户无法向图文电视台索取自己所需信息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交互式电视信道电子信箱服务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交互式电视信道电子信箱服务系统,包括:
公共电视节目制作系统,用于制作公共电视及图文电视节目,生成公共电视信号;
电视信号发送系统,用于发送电视信号;
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
用户请求发送装置,用于将用户的请求发出并通过公共通讯网传送至一服务管理系统;
所述的服务管理系统,其包括一计算机局域网,该局域网将一管理计算机、一综合信息库及多个操作终端联接起来,各操作终端经一通信分配器与所述的公共通讯网相联;该服务管理系统接收来自公共通讯网的用户发送请求,在所述管理计算机的控制下,按照该用户发送请求从所述综合信息库中调出用户请求发送的信息并将该调出的信息和/或所述用户发送请求中的用户留言传送至一信息插入装置;
所述的信息插入装置,用于将来自所述服务管理系统的该所调出的信息和/或所述用户留言打包插入所述公共电视信号场逆程的若干行上并冠以来自所述用户发送请求的个人识别数据,然后将该插入了用户请求发送的信息的电视信号送至所述电视信号发送系统供发送。
用户可视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用户请求发送的信息和/或用户留言。
本发明系统的优点在于:系统中的用户除了可接收公共图文电视节目外,还可通过公共通讯方式到系统中的服务管理系统选择发送自己所需的信息并留言,并可将个人留言发送至所指定的用户,以可视方式接收。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附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图文电视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服务管理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如图2、图3所示,给出了本发明系统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一种交互式电视信道电子信箱服务系统。包括有用户请求发送装置4,服务管理系统5、公共电视节目制作系统1、信息插入装置6、电视信号发送系统2、用户可视接收装置7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劲松;王浩;北京三思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杨劲松;王浩;北京三思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75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茭白叶工艺品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双利合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