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催化剂用于酯化反应合成水杨酸烷基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5116192.X 申请日: 1995-11-03
公开(公告)号: CN1149576A 公开(公告)日: 1997-05-14
发明(设计)人: 胡利明;余光旭;刘钊杰;严刚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C07C69/88 分类号: C07C69/88;C07C67/08
代理公司: 华中师范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刘华
地址: 430070***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型 催化剂 用于 酯化 反应 合成 水杨酸 烷基
【说明书】:

一种新型催化剂用于酯化反应合成水杨酸烷基酯,所属技术领域为精细有机合成。

水杨酸烷基酯是医药、农药及其它精细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中间原料。如水杨酸异丙酯就是生产水胺硫磷(Isocarbophos)、甲基异柳磷(Isofenphos-Methyl)和乙基异柳磷(Isofenphos)的关键中间体。水杨酸异丙酯的合成已成为生产水胺硫磷、甲基异柳磷和乙基异柳磷的关键步骤。这是由于水杨酸异丙酯是邻位有羟基的苯甲酸与仲醇反应生成的酯,因而制备上较困难。

详细查阅有关文献得知:水杨酸异丙酯一般采用水杨酸和异丙醇以硫酸(Fr.1371889(1964)),氯化氢(J.Org.Chem.2,253(1937~8))以及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合成,也可采用水杨酸与丙烯以三氟化硼为催化剂(J.A.C.S.56,2054-2056(1934))合成。自八十年代初,农药新品种水胺硫磷和甲基异柳磷(《农药工业》1,36~38(1980))在我国投产以来,对水杨酸异丙酯的合成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目前已经形成了二种主要的方法:一、两段升温硫酸催化法(《农药工业》1,36~38(1980)),该方法是将水杨酸、异丙醇、浓硫酸按1∶3.4∶1.1的物质的量(摩尔)比一次混和,然后升温,在96~98℃反应8~10小时,再将反应液温度提高至115~118℃反应6~8小时。经后处理得到含量80%左右的酯,水杨酸的转化率为70%左右。该法优点是催化剂硫酸价格低廉,一次性投料容易控制,操作简便。缺点是异丙醇消耗高,产品质量差,杂质多,对设备腐蚀严重,有大量的付产物异丙醚外泄,三废量大。二、氯化亚砜法(《农药》6,22~23(1992);《农药》5,18~22(1983)),该方法是以水杨酸与氯化亚砜反应首先制得水杨酰氯,再与异丙醇进行醇解得到酯。该方法的优点是:产品质量较好,水杨酸转化率较高。缺点是:设备投资大,生产成本高,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盐酸气,对环境污染严重,也严重腐蚀了设备,反应不易控制。

发明的目的是:采用新型催化剂合成水杨酸烷基酯,克服了现行水杨酸烷基酯合成上的缺点,从而可降低水杨酸烷基酯的生产成本,延长设备寿命,减少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的酯化合成反应:(R:Me,Et,Pr,i-Pr,Bu,i-Bu,Am,i-Am)

本发明的催化剂是:三配位磷化合物(PX3,X:-OH,-OMe,-OEt,-OPr,-OPr-i)和硼酸(H3BO3);三配位磷化合物占投入水杨酸质量的2~6%,硼酸占投入水杨酸质量的2~6%,加入催化剂总量占水杨酸质量的4~12%。

本发明的合成反应条件如下:    

1.将物质的量比为1.0∶1.0(摩尔)的水杨酸和脂肪醇加入反应容器,再加入催化剂,加热回流3~12小时,反应温度80~138℃。

2.缓慢滴加脂肪醇,同时蒸出醇和水的共沸物。滴入脂肪醇与水杨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0~2.0∶1.0(摩尔),反应时间为5~15小时,反应温度100~138℃。

3.滴加结束,继续加热至120~140℃以除去过量的脂肪醇。

采用本发明制备水杨酸烷基酯经文献检索未见报导,具有首创性。其次,本发明采用方法工艺可行,设备无特殊要求,操作容易,反应易于控制,反应条件温和,设备寿命长。再次,本发明水杨酸烷基酯的单程产率和总产率较高,使得反应后处理简单,产品质量好,脂肪醇消耗为理论消耗量的1.1~1.6倍。未反应的水杨酸可以回收套用,反应过程无污染环境的废气,废液排出。最后,本发明催化剂原料立足国内,三配位磷化合物的生产可以与有机磷农药生产共用原料,使用类似设备进行联合生产,具有设备投资省、设备利用率高,物料消耗低等特点。

利用本发明合成的水杨酸烷基酯的纯度经气相色谱法分析为92~98%,水杨酸烷基酯的单程产率为75~90%。总产率为90~96%。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实施例:在250ml的三颈烧瓶中加入69g(0.5mol)水杨酸,38.2ml(0.5mol)异丙醇,2.76g硼酸和2.76g亚磷酸,在油浴中加热回流3~7小时,然后在8~12小时内滴加69ml(0.9mol)的异丙醇,同时导出异丙醇和水的共沸物,异丙醇的滴加速度与共沸物的导出速度大致相等。然后加热升温至120~125℃停止,冷至50~60℃,用60ml热水洗涤一次,在分液漏斗中分出有机相。有机相用Na2CO3水溶液中和至PH=8~9后分出碱水层和酯层。酯层再用适量水洗涤一次得精酯75.4g,色谱法纯度为95.2%。碱水经硫酸中和回收处理后得到未反应的水杨酸9.7g。中和回收水杨酸用于下一次投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师范大学,未经华中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61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