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咖啡浸出物饮料的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5114201.1 | 申请日: | 1995-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95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13 |
| 发明(设计)人: | 丘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丘敬华 |
| 主分类号: | A23F5/24 | 分类号: | A23F5/24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邓英 |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咖啡 浸出 饮料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的制作方法,特别是咖啡浸出物饮料的制作方法。
目前,饮料产品发展迅速,特别是以天然的固体物质为原料,以其浸出物为主要成份制成的饮料有着广泛的前途。由于这些固体原料不溶于水,又不能直接食用,为提取其有效成份,传统的制作工艺(见图1),是将固体原料加热浸出,再经过滤,取液除渣,然后将汁液与其它原料配料、混和后,灌装入空心的饮料罐,封口后经过灭菌处理,才制成成品。这种制作工艺需要经过多道工序,采用相应的多套设备才能完成。不仅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而且在加热浸出工序中,原料中的易挥发成份如芳香物质损失较大,破坏了饮料的天然风味。JP特开昭60-62946中公开了一种直接以咖啡豆为原料制作咖啡的新工艺,是将固体原料--咖啡豆先经磨碎,然后在加热器中加热磨碎了的咖啡豆,在加热器内有起搅拌作用的金属丝网用以均匀加热,然后在加热后的咖啡豆碎粒中冲入沸腾的开水制成带渣的咖啡,饮用时倒入特制的带过滤网的杯子中以隔除豆渣。这种制作工艺虽然不用先经浸出、过滤工序,直接将咖啡从咖啡豆中分离出来,味道比用传统制作方法的要好,但这种制作工艺仍存在下列不足之处:①固体原料在加热之前必须先经过磨碎,需增加磨碎工序和设备。②固体原料加热后还需冲入沸腾的开水才能制成咖啡,需要增加加热液体原料(水)的工序和设备。③饮用时要将咖啡倒入专用的带过滤网的杯子除渣,饮用不方便。④制成的饮料需即时饮用,保存时间很短。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固体浸出物饮料制作工艺的缺陷,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易挥发成份损失少、饮用方便、保存期长的咖啡浸出物饮料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工艺方案实现的:咖啡豆不经破碎,直接与液体原料,添加剂按一定比例配料后,灌入内置隔渣网的饮料罐,封口后在密封状态下进行加热加压处理,即制成成品。
对原料进行加热加压处理可在灭菌釜中进行,采用压力为130-150KPa,加热温度125-150℃,处理时间20-30分钟。内置隔网的饮料罐的隔渣网网孔尺寸略小于固体原料的粒度下限,以保证通过网孔流出的汁液不含有渣粒。
采用此工艺方法,省去了将渣、液分离的过滤工序,并在加热加压处理工序中一并完成了消毒过程,同时,也不必增加咖啡豆的磨碎工序和将水加热成沸水的工序,大大简化了制作工艺和设备,由于咖啡豆是在密封状态下的罐内进行加热加压处理,从而使易挥发的芳香物质等有效成份被完全保存在汁液里,充分保持饮料的天然风味。原料在较高压力下加热,能使其有效成份析出得更快、更彻底。而且由于经过加热加压处理工序后的咖啡豆仍浸泡在汁液中,还可将短时间内提取不出的有效成份慢慢浸出,提高固体原料有效成份的利用率。而保留在饮料中的渣粒在饮用时能被内置于饮料罐的隔渣网隔除,汁液则通过网孔顺畅流出,打开饮料罐便可直接饮用,非常方便。此外,由于本饮料在制作过程中经高温消毒并一直保存在密封罐内,保存时间达一年以上。
图1是固体浸出物饮料的传统制作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隔渣饮料罐结构示意图。
下面以直接用咖啡豆为原料生产咖啡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配方:咖啡豆 15-20%
牛 奶 10-15%
糖 浆 10-15%
添加剂 3-5%
其余为水
二、加工工艺
参照图2、图3,按上述配方将不经破碎的原粒咖啡豆装入图3所示的隔渣饮料罐,再将经过配料、混和后的其他原料灌装入该隔渣饮料罐内。隔渣饮料罐包括罐盖1、罐身2、罐底4,于罐内置有隔渣网3,网孔5的尺寸比咖啡豆的最小粒度略小。隔渣网3的直径稍小于罐身2的内径,以保证隔渣网的周边可沿罐身上下滑动,又不至于产生倾斜而漏出渣粒。灌装原料后,加底盖4封口,然后将饮料罐放入灭菌釜中蒸煮,采用压力为130KPa,蒸煮温度125℃左右,蒸煮约20分钟,便可制成原汁原味的咖啡饮品。
用此工艺方法制作的咖啡等固体浸出物饮料,不仅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少、时间短(如在常压下加热需50分钟才能达到工艺要求),使成本大为降低。而且充分保持了天然饮料的原有风味、饮用方便、保存时间长。此外,在本饮料成品中汁、渣俱在,给人以真材实料的形象,更易于为消费者所接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丘敬华,未经丘敬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42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游标式多用绘图仪
- 下一篇:炔属不饱和化合物羰基化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