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癌药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5113625.9 申请日: 1995-12-29
公开(公告)号: CN1153171A 公开(公告)日: 1997-07-02
发明(设计)人: 庞志功;汪宝琪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C07D209/56 分类号: C07D209/56;A61K31/40;A61K31/28
代理公司: 中国科学院西安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任越
地址: 710061 陕西***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药剂
【说明书】:

发明属于治疗癌症的药剂。

由于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和手段,癌症病的治愈率很低,更多的人则是听天由命、顺其自然。其治疗主要有三种方法:放疗、化疗和手术。其中化疗即为药物疗法,到目前还没有更好的药物能够控制病状。从六十年代末Barnett Rosenberg等人合成出顺一二氯二氨合铂(顺铂),并经试验具有抗癌活性之后,配位药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英国和美国的几个实验室相继研究生产出第二代与顺铂抗癌活性相近的药物。1977年原西德的PetraKopf-Maierv发现了另一类具有抗癌活性的金属配位药物二卤茂钛,并且其毒性较一、二代药物要小,被称作第三代金属配位抗癌药物。接着许多学者开始了对金属配位药物抗癌机理的研究,其结果认为:金属配位的络合物能够使DNA形状发生微小畸变,从而妨碍癌细胞的复制生长和转移。但至目前所有使用的金属配位药物都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并能降低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所以直接影响着临床用药的效果。因而现在人们都致力于寻找抗癌活性高、毒性低的金属配位药物,而在找到这种药物之前还不得不使用这种毒性较高的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毒性、不降低人体免疫功能的、用于治疗癌症的金属配位药物。

本发明所提供的金属配位药物为青络锗,是青藤碱与锗络合成而成的深褐色晶体,其分子结构为青络锗的理化性质为:溶解度0.12g/ml,熔点132℃,其水溶液的相对密度1.02,PH为7.2、沸点范围102-103℃,最大吸收波长320nm;当加入2-3滴盐酸后其水溶液解络退色,炽灼残渣后灰分含量小于0.1%;其在常温下保存三年不变质。

青络锗用于治疗人体癌症的服用方式为,口服和注射都行,口服的剂型可以是液体(口服液)、粉剂(胶囊包裹)和片剂;其注射采用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都可行;其服用次数,口服2-3次/天,注射2次/天;其服用剂量建议为60-180mg/天。

本发明青络锗的药效学试验表明,①每天给C57B/L6纯种鼠按50mg/Kg标准注射青络锗,其对S-180肉瘤抑瘤率为61-64%,其对荷瘤鼠存活延长期为49-52%;②按上述①的标准每天口服青络锗,其对S-180肉瘤抑瘤率为57-58%,其存活延长期为50%。采用T.Blue封闭鼠体内单核巨噬细胞后,青络锗的抑瘤作用被解除,由此说明青络锗的抗癌机理是通过激活免疫细胞的功能来实现其抑瘤作用。

本发明青络锗的毒性试验表明,青络锗属基本无毒。其半致死量(LD50)为7186mg/Kg,尸解镜检表明中毒死亡的小鼠出现肾小球充血伴灶性出血和心肌变性横纹不清等症状;以20mg/Kg、10mg/Kg、5mg/Kg三组剂量的青络锗喂养SD大鼠90天处死,对心、肝、肾、脾、胃、肾上腺、肺、睾丸或卵巢进行称重,进行出血时间、胆固醇、血常规分析化验,结果表明青络锗没有明显的慢性毒性作用,停药后亦无蓄积毒性作用,可恢复至正常水平;对上述组织进行组织学切片镜检表明,用药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各种主要细微结构和细胞形态结构及染色体特性均属正常。

本发明青络锗在兔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青络锗的吸收速率(Ke)为0.61/h,消除速率(Ka)为0.13/h,吸收半衰期为1.13h,消除半衰期为5.23h,达峰时间为3.05h,这说明青络锗在体内的吸收性能好,生物利用率高,体内消除为中速、无积累中毒,能充分发挥其药效的治癌作用。

从以上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的金属配位药物青络锗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且不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较高的抑瘤作用,水溶性极好,服用方式不受限制,口服与注射的抑瘤效果无显著差异,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广谱治癌药剂。

由于本发明正处在I类新药的审报阶段,大量的临床工作尚未完成,但青络锗的抑瘤作用是明显的。从已完成的几例临床病例看,其对肺、肝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临床表现为症状减轻、免疫力不下降。因而对青络锗的使用方式我们只是提出建议,口服较注射更容易为人所接受;其中口服液的制作更为经济、服用也方便;各种剂型的制作以30-50mg的含量为一个单位,服用时更容易控制其剂量。青络锗的制作是以毛青藤所含青藤碱与锗在适当条件下配位络合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医科大学,未经西安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36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