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血管系统疾病的新药无效
申请号: | 95111232.5 | 申请日: | 199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64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10 |
发明(设计)人: | 丁立生;德田昌彦;川边纪雄;户上泰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31/56 | 分类号: | A61K31/56;C07J6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成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树铭,淳泽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血管 系统疾病 新药 | ||
本发明为一种药物,特别是治疗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
血管收缩性肽(Endothelin,缩写为ET),是1988年由柳泽等人从猪动脉内皮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中分离鉴定出的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肽(柳泽等,nature 332,P411-412)。之后,从对ET编码的遗传因子研究中发现了与ET结构类似的肽,分别命名为ET1、ET2、ET3。组成ET1、ET2、ET3的氨基酸均为L型。(井上等,Proc.Natl Acad.Sci.USA.86.2863-2867)。这些ET类的结构如下:-Leu-Asp-Ile-Ile-Trp-OH
A1 A2 A3 A4 A5 A6
ET1 Ser Ser Ser leu Met Phe
ET2 Ser Ser Ser Trp Leu Phe
ET3 Thr Phe Thr Tyr Lys Tyr
上述的ET类物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强烈的血管收缩和升压作用,推测它们为循环系统调节的内在因子,可引起高血压、心、脑血液循环疾病(如心肌梗塞)、肾病(如急性肾功能不全),以及与血管收缩有关的疾病(J.Med.Chem.,35,1493(1992))。此外,由于ET类物质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收缩作用,推测与哮喘也有关。
迄今为止,虽然有对ET类与受体结合有抑制作用的各种肽的报导,但非肽类化合物只有蒽醌衍生物(日本专利,特开昭3-47163号)和脱镁叶绿甲酯酸衍生物(日本专利,特开昭5-331063号)。乌宋酸自1963年从乌索酸氧化得到以后(Bull.calcutta School Trop.Med.,11,20(1963)),虽然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对ET与受体结合的抑制作用未见报导。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抑制ET与受体结合的活性物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在受测物质存在下检测放射性标记的ET与动脉株化细胞膜受体结合后的残余量来衡量受测物质抑制ET与受体结合的程度,并作为活性筛选指标,测试每一步分离出的各个馏分的活性,以此来指导有效成分的分离和纯化。经过追踪分离获得的乌宋酸,具有显著地抑制ET与受体结合的活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提出一种通式如下的乌宋酸类式中R1和R2可以是H或OH,但其中之一必须是H;或R1和R2一起共同为下列基团
=O,=NOH,=N-NH2,
式中R3和R4可以是H,或者卤原子;R3和R4也可结合形成碳碳双键。
乌宋酸类药理学允许的盐,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的一种—乌宋酸(I′)是三帖化合物,从中国药用植物中用一般的方法可以分离纯化得到。根据已知的方法,也可以从乌索酸氧化得到乌宋酸(khim.Farm.Zh.20 172-178,1986)。式(I)中R1和R2共同为下式
=O,=NOH,=N-NH2,所表示的化合物,可以通过从R1和R2为=O所表示的化合物与羟胺、肼、乙二醇等反应得到。
R3和R4为卤素取代的化合物,可以从R3和R4结合形成双键的化合物经囟化及氢卤化反应得到。R3和R4为H的化合物可通过氢化方法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12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性染料混合物
- 下一篇:新的单环和双环DNA促旋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