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外用药袋及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5110302.4 | 申请日: | 1995-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65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凯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12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胃炎 外用药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中药配制的治疗慢性胃炎的外用药袋。
慢性胃炎在祖国医学中被认为是“胃脘痛”。其常见病因是素体脾胃虚弱;或过劳久病,脾胃受伤,致中焦虚寒;或寒邪犯胃,寒积于中;或忧思脑怒,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终致“不通则痛”。慢性胃炎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多采用药物口服治疗,而且治疗时间长。长期用西药治疗会产生一些副作用,而长期用中成药治疗或将中药煎成汤剂口服,一些患者也不能日日坚持,因此,其治疗效果都不理想。
在祖国传统医学中,中医脐疗法属内病外治法。脐属任脉,与脏腑经络有密切的联系,药物的作用于脐部神阙穴时,经穴位渗透,药物作用于脐部神阙穴时,经穴位渗透,通过经络的传导转输,使药到病处,发挥治疗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用此方法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地治疗慢性胃炎脐疗复方中药袋,以及该中药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以如下方案实现的。根据胃脘痛的常见原因,结合多年治疗胃脘痛的临床实践经验,在对脐疗进行多方面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筛选配伍,选定出党参、白术、柴胡、川芎、丹参、苍术、厚朴、半夏、香附、陈皮、小茴香、砂仁共12味中药,其中党参、白术、柴胡、川芎、丹参这5味中药按每味剂量1.6-2.8克,其余7味中药按每味1.1-1.7克配伍,制成复方中药药袋,置于脐部神阙穴,以达到治疗慢性胃炎的目的。
本发明所使用的中药配伍,符合祖国医学理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它不但对人体无毒副作用,而且对慢性胃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当药物作用于脐部神阙穴时,能使药气持续不断地渗入体内,起到内病外治、很好地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其功效在于:
1、具有健脾疏肝、温中散寒的作用。
2、使用中能产生一种神奇的药气通过阙穴进入体内,达到有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
3、还具有理气活血的作用,并且对慢性胆囊炎亦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本发明的主要适应症为慢性胃炎。
本外用中药袋的制作方法为:按中药配方药味要求,选取纯净、干燥优质中药,严格按照剂量配伍,用中药粉碎机粉碎,全部通过80目筛孔,再将药粉混合均匀,装入瓷罐加盖密封后在阴凉干燥处放置10天以上,取出装入无纺布袋作为药芯。再将该药芯移入带腰带的外带,并进行固定,最后封存在塑料袋中备用。
使用时打开密封塑料袋,将本品有药芯一面朝皮肤,药芯对准肚脐(神阙穴)贴紧佩带,持续佩带1个月,1个月为1个疗程。
本发明所用中药容易采集购买,制作工艺简便,成本低廉,药袋使用方便、有效期长,可连续使用1个月。经动物试验证明无毒副作用,经临床观察,用本药袋治疗慢性胃炎使用1个月有效率达88%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凯,未经王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03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