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涂覆钢的方法及所得层压制品无效
| 申请号: | 95109908.6 | 申请日: | 1995-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51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4-24 |
| 发明(设计)人: | 祢津省一;久保幸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L58/10 | 分类号: | F16L58/10;B32B15/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宏,吴大建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树脂 组合 涂覆钢 方法 所得 层压 制品 | ||
本发明涉及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涂覆钢的方法及由所述方法得到的层压制品。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涂覆钢的方法及包括钢和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层压制品,该制品耐腐蚀性、耐磨性、耐化学品性和加工性能均好,其涂覆的表面粘性低、硬度高,在低温下的抗冲击强度大为提高。
用于输送天然气、原油等的钢管,常在使用之前用聚烯烃树脂涂覆,以防止腐蚀和抵御外界环境。用作耐腐蚀保护层的聚烯烃树脂包括高压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但是所有这些聚合物都有一个缺点,就是在低于-45℃或更低的温度下抗冲击强度降低。近年来,天然气和原油的开采区域已经从原先的高温地区如中东扩展到了阿拉斯加、西伯利亚或进一步到了北极地区。
因此,在-45℃或更低,-60℃或更低的极低温度下进行钢管的储存、运输和填埋工作频繁。在如此低的温度下,当冲击力作用于管的保护层而使裂纹扩展时,可能会从破裂的部分使钢管的腐蚀加剧。这给天然气和原油的安全输送带来严重的问题。
为了改善这类保护层的低温抗冲击强度,已经提出使用特殊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JP-B-62-9138)或使用特殊的乙烯-α-链烯烃共聚物(JP-B-2-8605)。然而,这两份专利都没有提到切口实验样片(notched test piece)的抗冲击强度,而这一参数反映在上述极低温度下抵抗冲击破坏力的能力;另外,也没有考虑在-45℃或更低的环境下使用聚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涂覆钢的方法及包括钢和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层压制品,该制品的耐腐蚀性、耐磨性、耐化学品性和加工性能都好,并有粘性低和硬度高的涂覆表面,在低温下的抗冲击强度大为提高。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乙烯-α-链烯烃共聚物树脂涂覆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密度为0.915-0.927g/cm3、在190℃、2.16kg负荷下测得的熔体流动速度(MFR2.16)为0.1-1.0g/10分钟、由下式(1)定义的熔体流动速度比(MFRR)为30或更大,且MFR2.16和MFRR的积为8-45的所述乙烯-α-链烯烃共聚物树脂(A):
MFRR=MFR21.6/MFR2.16 (1)
MFR21.6:在190℃、21.6kg负荷下测得的熔体流动速度;
MFR2.16:在190℃、2.16kg负荷下测得的熔体流动速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涂覆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合不少于75重量%但少于100重量%的组分(A)和不高于25重量%的组分(B)的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组分(A):上述乙烯-α-链烯烃共聚物树脂(A);
组分(B):选自下述组分(B-1)、(B-2)和(B-3)的至少一种组分:
组分(B-1):在190℃、2.16kg负荷下测得的熔体流动速度为0.2-100g/10分钟的高压低密度聚乙烯;
组分(B-2):含0.1-10重量%的不饱和羧酸酯、在190℃、2.16kg负荷下测得的熔体流动速度为0.2-100g/10分钟的乙烯-不饱和羧酸酯共聚物树脂;
组分(B-3):含0.1-10重量%的乙烯基酯、在190℃、2.16kg负荷下测得的熔体流动速度为0.2-100g/10分钟的乙烯-乙烯基酯共聚物树脂。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包括钢和乙烯-α-链烯烃共聚物树脂的层压制品,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乙烯-α-链烯烃共聚物树脂(A)。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包括钢和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层压制品,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含不少于75重量%但少于100重量%的所述组分(A)和不高于25重量%的所述组分(B)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乙烯-α-链烯烃共聚物树脂(A)的密度为0.915-0.927g/cm3,优选0.918-0.924g/cm3。其密度根据JISK6760在23℃测得。当密度太低时,耐磨性、耐化学品性和耐热性不好,而当密度太高时,在低温下的抗冲击强度显著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99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乙肝速康袋
- 下一篇:一种烃原料的转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