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捆扎布线器无效
| 申请号: | 95109075.5 | 申请日: | 1995-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02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05 |
| 发明(设计)人: | 赵松怡;赵志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松怡;赵志光 |
| 主分类号: | B65B13/04 | 分类号: | B65B13/04 |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肇南 |
| 地址: | 325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捆扎 布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捆扎布线器,特别是捆扎线须纵、横交叉布线的捆扎布线器。
目前已有了多种结构型式的捆扎机械,但作为捆扎过程中一个主要步骤的捆扎布线,至今仍手工操作,因此,实现捆扎的自动布线是实现捆扎过程全自动化的关键。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实现捆扎的自动布线提供一种能形成空间纵、横交叉布线的捆扎布线器。
这种布线器是形成空间纵、横交叉布线形状的、两端开口的管路,管路向内的管壁是沿管路长度方向设置的柔性铰链开合门,在管路的交叉点上设有管路的对接结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详细内容。
图1: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E-E剖面图;
图3:管路对接结构方案之一图;
图4:管路对接结构方案之二图;
图5:图4的对接管路端面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捆扎布线器是形成空间纵、横交叉布线形状的、两端M、N开口的管路1,管路1向内的管壁是沿管路1长度方向设置的柔性铰链开合门2,在管路1的交叉点A、B、C、D上设有管路1的对接结构。柔性铰链开合门2一般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制作,其内侧表面沿长度方向的一侧粘合在管道1上,形成柔性铰链,另一侧则作密封面。本实施例介绍了两种管路1的对接结构,一种是锥度对接结构(如图3),该结构的外锥面和内锥面中有一个锥面上设有密封件3;另一种是端面对接结构(如图4、图5),相对接的管路1的两端面上有一个端面上设有密封件4;这两种对接结构中,柔性铰链开合门2的对接均采用斜面对接的方式。本实施例在A、B、C、D四个交叉点设置了管路1的对接结构,这样,捆扎布线器即可分解成五个单体管路1,拼装后,在一个端口M设置捆扎线盘,在另一端口N接上负压源,捆扎线即会沿着管路1从端口M被吸到端口N,如果在两端口M、N将捆扎线拉紧,捆扎线就会推开柔性铰链开合门2从管路1中脱出,然后从左、右、前、后四个方向将管路1解体,捆扎布线即可告成。或者直接从左、右、前、后四个方向将管路1拉开解体,捆扎线也会从管路1中脱出,此外,在负压源的作用下,管路1中的柔性铰链开合门2和对接表面是趋向更加贴合的状态,这将有利于负压布线的实施。
上述结构的捆扎布线器结构很简单,同负压输送技术相结合后,很容易实现捆扎布线的自动化,且是一次性地形成纵、横交叉的空间立体捆扎布线,提高了生产率,如果再将管路的拼接和分离机械化,那末就会形成比较完善的捆扎自动布线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松怡;赵志光,未经赵松怡;赵志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90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