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灌浆桩复合地基的施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5108866.1 | 申请日: | 1995-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11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作瑂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作瑂 |
| 主分类号: | E02D5/46 | 分类号: | E02D5/46;E02D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浆 复合 地基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一种复合地基的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于一种后灌浆桩复合地基的施工方法。
当地基土层不足以支承上部建筑物的荷载时,常在土层中打入钢筋凝土桩来增强地基土的承载能力。桩的形成方法有多种多样,名称为“单管注浆扩底灌注桩成型方法的专利文献(CN 1083150A)中公开的单管注浆扩底灌法桩”是其中的一种,但此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不适用于含水地层和中高层建筑物,地基内含有软弱土层时,此法也难于角决地基沉降问题。而且,建筑庄不含水地层上的底层建筑物往往无需打设钢筋混凝土桩。
当上部建筑物荷载较大,而软弱土层又较深厚时,现有的复合地基都难于满足设计要求,而钢筋混凝土桩则必须打到很深的刚性层或岩层上,不但施工困难,且费用很高,因而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灌浆桩复合地基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后灌浆复合地基的施工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
1)按设计布置桩孔位并钻成桩孔;
2)在桩孔中安放钢筋和注浆管,注浆管底端与桩底相齐平,而管顶则高出桩顶面,并在桩间装设注浆管;
3)用灌浆泵将浆液灌满钻孔中形成摩擦桩,灌浆压力以慢速能把孔内泥浆托换出孔为准;
4)通过注浆管将浆液注入桩周围的土层中;所述钻孔采用钻机进行跳打或清水钻进。所述灌浆采用置换灌浆法在充满液体的钻孔中灌注混凝土或高强度水泥浆形成摩擦桩,并采用间隔灌浆。在易塌孔地层中可采用泥浆或投放优质粘土。在杂填土层中采用劈裂灌浆,以干钻成孔,灌浆厚度超过回填土层下20-50cm,最大灌浆压力为0.7-1.0MPa。
本发明的后灌浆桩复合地基的基本特点;
用压力灌浆法在软土层中形成复合地基,克服了有些方法难于克服的困难,能更好的协调桩土之间的应力和变形关系,以较低的造价和较短的工期解决好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其主要内容包括下述几项:
1.用置换灌浆法在充满液体的钻孔中形成摩擦桩;
2.用后灌浆法提高桩侧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
3.用压密灌浆法增强基础底板与底土之间的联结;
4.用劈裂灌浆法加固基础底板下面的人工杂填土层。
与现有复合地基的差别在于:本发明采用下述三种特殊措施来提高桩和地基土的天然承载能力;
1.用“后灌浆技术提高桩与周围土之间的摩擦力。所谓“后灌浆”技术,就是在地基内打桩后,通过预埋管向桩的侧面注入高强度水泥浆,主要依靠水泥浆的胶结作用提高桩与土的摩擦力,从而使桩的承载能力大大增加。
2.在基础底板内预埋铁管,并通过此铁管向基础底板下注入高强度水泥浆,这些浆液不但可充填底板下面的空隙,改善复合地基的受力条件,而且在注浆过程中还能对地基土施加较大的压力,使土的密度和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
3.也是通过上述预埋管,向土体一定深度内注入高强度水泥浆,主要靠水泥浆的胶结作用而使天然地基土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
本发明的效果
通过上述三种措施后,桩和土的承载能力都得到改善,使复合地基的总承载能力大大提高(约可提高40%)。当设计荷载一定时,与现有的复合地基相比,后灌浆桩复合地基所用的桩径较小,桩长较短,工程造价约可降低30%。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后灌浆桩复合地基的结构和方法,将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其附图有:
图1为桩孔及预埋注浆管平面布置图;
图2为后灌浆桩剖示图;
图3为后灌浆桩施工方法示意图。
在图1-3中:1桩孔,2注浆管,3钢筋笼,4混凝土,5浆脉,6浆液增强土层。
实施例:
拟建建筑物为两栋二十四层住宅楼,地下室两层,每栋建筑面积约二万平方米,现浇剪力墙结构,每栋楼的底板面积为870m2,上部建筑物荷载为380KPa。
地层土质自上而下主要由人工杂填土层、砂质粘土层、粉质粘土层、砂质粘土层和中细砂层等组成。这些土层都不能满足设计荷载的要求,尤其是上部杂填土层厚度变化大(2.8-13.2m),组成较复杂(含石子、垃圾及腐植质等),对建筑物甚为不利。为此,必须对地基土进行有效的加固。
具体加固施工步骤有:
1.桩孔布置:全部383个桩孔1均匀布置在基础底板下面,其基本轮廓如图1所示;
2.桩孔顺序编号,严格按1、3、5或2、4、6号孔进行跳打和间隔灌浆,以防孔与孔之间的施工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作瑂,未经张作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88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调节器地址设定方法
- 下一篇:用于钻具的支撑衬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