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牵伸装置上设有抽吸辊的细纱机无效
| 申请号: | 95108622.7 | 申请日: | 1995-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26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02 |
| 发明(设计)人: | L·马林纳;H·施塔尔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里特机械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H5/72 | 分类号: | D01H5/7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辛,章社杲 |
| 地址: | 瑞士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牵伸 装置 设有 抽吸 细纱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多级牵伸装置和纺纱装置的细纱机。
在已知的环锭纺纱方法和已知的这种环锭细纱机(DE 39 27936 A1,国际纺织实践1994年9月号第684~686页)中,一个或两个平行的粗纱条各引导到环锭细纱牵伸装置的一半,以普通的牵伸值进行牵伸,然后在无牵伸的情况下输送给一个多孔抽吸辊上的气动纤维压缩装置。用已知的方法在多孔抽吸辊(或筒)的表面上发生纤维条受气动作用的结实的压缩,这里通过把纤维的牵伸与凝聚相分开而获得积极的效果。为了进行压缩,由抽吸气流保持在抽吸辊表面上的经过牵伸的纤维条沿轴向发生偏转,因此,纤维条内部的纤维被平行地拉伸并藉横动作用使单独纤维互相合并而聚成一束。一般情况下,吹气气流通过其冲击在外表面上而有助于由抽吸作用所引发的过程,从而使分离的纤维在转移到钳口线进行加捻的过程中在施加的气流中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本发明也能特别有利地应用在按同时提交的题为“环锭纺纱方法与环锭细纱机”的申请所述的环锭纺纱方法和环锭细纱机中,其中吹气气流由适当的风道所取代。因此同类申请的内容也可用作本申请内容的参考。
高度牵伸后的纤维经气动压缩产生一宽度约1mm或更小的结实的纤维条子,这个宽度同时也形成紧接着捻度阻止钳口之后的纺纱三角形的底边。结果使纺纱三角形的高度也减小了。因此纤维的气动聚束作用能影响纤维条子接受捻度。
环锭细纱机一般采用三罗拉的牵伸装置。位于高牵伸区起始部分的一对中间罗拉一般设有双皮圈,它延伸到输出罗拉的入口钳口附近。
根据纱线细度的不同,喂入粗纱条的三罗拉牵伸装置的牵伸倍数为25~50倍。高的牵伸倍数相应于细支纱。也曾在主牵伸区的皮圈末端与牵伸装置输出罗拉的钳口之间采用机械凝棉器来集束纤维条子(DE 4132 919 A1;DE 41 41 237A1)。但用这种方法来提高纱线质量的效果有限,因为单独纤维在凝棉器引导元件上的摩擦造成纱线的不规则。因此,凝棉器设置在主牵伸区的末端还不是显著提高纱线质量的最佳的措施。
为了减少在多级牵伸装置内的磨损,一般在牵伸装置之前设置一横动装置,它使进入牵伸装置的纤维条在数量级为一分钟左右的时间间隔内横动6~10mm,但在此情况下将出现这样的问题,也就是采用一个倾斜缝隙的抽吸通道,其基本优点是从输送方向看,纤维条在倾斜缝道的前边上同时藉气动和机械方法进行集束。
由于纤维条在相对来说较长的时间内沿着前面边缘移动,使得倾斜缝道的作用在时间上随横动过程而变化。
本发明的细纱机是一种至少具有一个由一粗纱架筒子或一棉条筒喂给的多级牵伸装置的细纱机。牵伸装置接有一抽吸辊,通过位于其圆周上的引导路径形成对牵伸条子的引导。此辊子构成一凝棉区,在这里已经过最后牵伸但尚未加捻的纤维条被凝聚或聚来成结实的纤维条。一纺纱装置给予从捻度阻止锥口送出的结实的纤维条预定的捻度。其中,沿着引导路径和直接在抽吸辊内表面的径向内部形成一由隔离罩上的开口所限定的抽吸区。抽吸区至少具有一个相对于抽吸辊的周向倾斜的边界。在多级牵伸装置之前使用横动装置的情况下,抽吸区在逆着抽吸辊旋转方面所处的端部具有比横动距离更大的宽度,并沿着纤维条输送方向逐渐缩小。或在不采用横动装置时有-6mm或8-12mm的宽度,并沿纤维条输送方面逐渐缩小。抽吸区中有一沿抽吸辊的圆周方面延伸的对称轴。抽吸区具有三角形或漏头状,其边缘互相设置并相接有一沿纤维条输送方向的狭缝段,它最好是直线形的并沿抽吸辊的圆周方向延伸。其在圆周方向的总长度是25~40mm。直线狭缝段在圆周方向的长度约为抽吸区总长的一半。
直线狭缝段的宽度为1~2mm。
在宽度最好是1~2mm的直线狭缝段的上方对称设有一排抽吸辊的穿孔,其孔径是0.8mm。
抽吸辊形成牵伸装置的输出罗拉。
抽吸辊不仅紧靠在反转的牵伸装置输出罗拉上,而且紧连在转绕着路程偏移一定角度设置的捻度阻止反转罗拉上。
在抽吸辊捻度阻止的反转罗拉之间形成一捻度阻止钳口。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环锭细纱机,它不论在多级牵伸装置之前采用或不采用横动装置,均能保证纤维条在无牵伸的凝棉区内藉气动和机械完善相结合的方式来聚合。
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于,在多级牵伸装置之前使用横动装置的情况下,抽吸区在面对着抽吸辊旋转方向所处的端部具有比横动距离更大的宽度,并沿纤维条输送方向逐渐缩小,或在不采用横动装置时有一6mm的宽度,特别是8~12mm,并沿纤维条输送方向逐渐缩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里特机械公司,未经里特机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86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