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万寿菊花提取叶黄素树脂食用色素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5108231.0 | 申请日: | 1995-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65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文;李晓双;修先约;乔世伟;王佑书;张彩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科技教育开发公司食品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9B61/00 | 分类号: | C09B61/00;A23L1/27 |
| 代理公司: | 三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凤英 |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万寿菊 提取 叶黄素 树脂 食用 色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万寿菊花提取叶黄素树脂食用色素的方法,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的着色剂。
目前,在食品、饮料、化妆品中,大多数采用化学合成的着色剂,由于化学合成色素具有一定的毒性和付作用,因此,化学合成的着色剂会逐渐被陶汰,寻找一种无公害,有益人体健康向着色剂,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鉴此,发明了天然黄色素-叶黄素树脂的提取方法,根据目前的专利文献检索,现有的叶黄素的提取方法,大都采用醇一碱法,酸碱的使用贯穿整个生产过程,对于设备的腐蚀,环境的污染,工人的防护,生产的安全等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现有方法对原料未进行预处理,因此,叶黄素提取率和纯度明显偏低,造成原料资源浪费,同时工艺较复杂,设备投入多,生产成本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而提供一种天然植物为原料经过提取精制得到的一种从万寿菊花提取的叶黄素树脂食用色素,从而解决当前食用色素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从万寿菊花提取叶黄素树脂食用色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一列步骤组成:
a)采摘万寿菊花,装入发酵池内进行避光发酵;
b)然后干燥脱水后进行粉碎;
c)将(b)项粉碎物料装入提取罐中,再加入石油醚溶剂提取剂,进行加热、搅拌、提取叶黄素;
d)分离(c)项物料,得到提取液和渣;
e)将(d)项分离的提取液加热蒸发得到叶黄素树脂半成品,其蒸汽经冷却得到再生石油醚提取剂;
f)再将(e)项中的叶黄素树脂半成品,在真空条件下在反应罐中搅拌脱出臭味,再加入乙醇和氢氧化钾脱去残留石油醚,同时使半成品叶黄素进行部分皂化;
g)分离(f)项物料,得到叶黄素树脂食用色素产品;
h)产品检验包装。
其中避光发酵加入发酵剂为发酵粉,其用量为万寿菊花重量的0.01-0.02%,发酵时间为2-3天,也可不加发酵粉,自然发酵,发酵时间为3-15天,干燥脱水采用连续式电加热器或连续式螺旋回转炉并辅以干燥空气或低温真空连续式干燥设备;粉碎粒度为-20目;提取叶黄素的工艺条件为:加热温度为40-60℃,搅拌时间为1-2小时;分离提取液采用120-340目的过滤设备;提取叶黄素加入的石油醚提取剂为粉碎物料(干)重量的3-5倍;提取液加热蒸发的温度为45-70℃;提取液蒸发也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其真空度为540-720mmHg,叶黄素树脂半成品真空脱臭的工艺条件为真空度540-720mmHg,搅拌时间1-2小时,也可通CO2气体,脱去残留石油醚,加入的乙醇和氢氧化钾混合液,其乙醇浓度为50%乙醇与氢氧化钾比例为3∶1,加入量为半成品叶黄素树脂重量的40-60%,搅拌时间为1-2小时,加入氢氧化钾使半成品的皂化其皂化度为50-70%本方法的渣可作猪、鸡饲料添加剂。
万寿菊是从墨西哥引进的草本植物,其花中含有丰富的叶黄素,经过提取精制的叶黄素树脂呈红棕色,高倍稀释后呈黄色,常温下为半固态,加热时为油状液态。
本发明的方法采用避光发酵,其目的是保护已生成的叶黄素,同时促进叶黄素的转化,实现叶黄素的富集,提高叶黄素树脂的产品提取率和产品纯度,更有利叶黄素产品的提取,使残渣中叶黄素残余率低,充分利用资源;提取剂采用的石油醚,也称六号溶剂,它含有70%以上的正已烷,极性很小,对脂溶性物质具有很大的溶解性,因此对提取叶黄素有较好的效果,而且成本低;真空蒸发和通入CO2气体有利于脱臭和除去残留溶剂,加氢氧化钾皂化部分半成品,可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方法,叶黄素的提取率为11.5%-14.5%,产品纯度11-13.5%。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发明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及效果。
a)产品具有纯天然植物的色素、色正、调色稳定;
b)产品纯度高、用途广;
c)方法简便,流程短,无三废排放,环保条件好。
该产品经青岛市卫生防疫站检测结果表明,完全符合出口标准,其主要指标为:
重金属含量(以Pb计)≤2ppm,
溶济残留量≤25ppm,
色值≥200,
卫生指标;细菌含量≤30个/g,致病性细菌:未检出。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科技教育开发公司食品科学研究所,未经青岛大学科技教育开发公司食品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82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抗磨润滑剂的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自走钻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