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装完料的平式条筒上定位一棉条端部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5107200.5 | 申请日: | 1995-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23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3-27 |
| 发明(设计)人: | A·克里格拉;B·莫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里特因戈尔斯塔特纺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G15/62 | 分类号: | D01G15/62;D01G27/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 |
| 地址: | 联邦德国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完料 平式条筒上 定位 棉条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的是在一被装满的平式条筒上对棉条端部的定位的技术,该平式条筒在纺织工业的牵伸机上已被装满之后将被更换一空的平式条筒。
牵伸机加工处理棉条并且把棉条成圈状多层次的放置于平式条筒中,一旦平式条筒被装满,该平式条筒则被更换一空的条筒,为此,棉条必须切断,并且棉条的端部将被放置在平式条筒的边缘。
如果被切断的棉条端部以任意位置放置在条筒边缘,则需通过一些复杂的自动装置来进行修正,从而导致把平式条筒放置在输送装量或其它加二机上被延误。最终,在进一步加工步骤中引起延误。
为了避免这些缺点,已提出利用一握持装置来把棉条端部确定在条筒边缘上的一规定位置上。这个握持装置设量在条筒边缘,棉条端部必须附着在这个握持装置中。而不方便的是在平式条筒上要使用一个附加固定装置并且要设计条筒边缘以便使握持装置能够被安置。
然而,不考虑棉条端部可靠的定位是不可能的。它对于纺纱机后续的工作步骤来说是一种自动的要求。使棉条的端部在条筒边缘上的可靠定位能够重复实现,便能够使得在后续工作步骤中或在把棉条放置另外加工机上时的复杂性保持较小或被减少。
如果棉条端部能够以预定位置被放置在平式条筒的边缘上,而且能重复不断的实现,而且又不需附加的固定装置,这将非常有利于减少其复杂性。
从这种观点考虑,德国专利申请P4324948.5可再现的把棉条端部定位于条筒边缘而无需一固定装置获得成功。棉条端部定位在平式条筒上是这样实现的,将平式条筒的停止位置作为一开始点,使回转板的开口处相对于平式条筒的纵轴被制动定位,在移动平式条筒时,棉条圈将被拉出,这样,当抵达位移行程的端部时,棉条便可以排布在平式条筒端面的中心区域,然后由一切断装置将之切断。已装满的平式条筒处在回转板之下的停止位置上,并且从这位置上被转移,其后,棉条被切断。由于棉条高静态摩擦的结果,当棉条圈自动退绕时,就有可能使退绕的棉条受到影响。
在使棉条端部定位的另一结构中,其建议如下:当回转板的开口在平式条筒的停止位置上定位之后,首先使棉条借助于在压延罗拉对与棉条引导通道之间的一机械切断装置而被切断,在切断之后,使平式条筒位移到一输送位置上,这时,被切断的棉条端部从棉条引导通道中抽出,并且以一预定位置和具有一给定长度挂在平式条筒的端部壁上。定位步骤要求一已知类型的成套切断装置,这一事实本身就意味着复杂。切断装置常常具有一种缺点,即棉条在切断过程中和随后的切断棉条挂在棉条引导通道的边缘上期间会发生偏移。这就妨碍了机器的再起动。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棉条端部定位时,避免棉条质量的降低,同时进一步减少把棉条定位于平式条筒上的复杂性。
当平式条筒的充满条件实现时,其往复运动结束并且棉条的输送被停止,压延罗拉对和回转板被停止。平式条筒位于其往复运动的端点上,其一端面处在回转板之下。这是停止位置,在此处能够保证把平式条筒转移到后面的输送系统。在平式条筒的这个停止位置上,回转板的开口也被定位,也就是说回转板的开口总是停止在相对于平式条筒的停止位置的相同位置上,利用回转板开口的这一固定位置,有可能确定平式条筒端壁边缘上的一点,该点即棉条端部被放置的位置。
由于棉条以圈状的形式被放置,回转板的开口的位置对最终棉条圈成形具有影响。回转板的开口以某一方式被停止住,以便相对于平式条筒的纵轴来定位。这些位置是可选择的,这样就有可能来确定一个将棉圈端部引入到旋转板的开口内(棉条引导通道)的具体位置。
一条棉条的定位是通过牵伸装置与位移装置之间的合作来完成的。使棉条端部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平式条筒的停止位置上,通过牵伸装置在压延罗拉对与棉条引导通道之间的棉条上形成一个牵伸点,然后借助于一个位移装置使平式条筒从停止位置位移到一输送位置上,从而使棉条在牵伸点处被切断,并且将被切断的棉条端部从棉条引导通道中引出,其结果是在平式条筒的端部壁的边缘上具有一恒定长度的棉条被定位。一牵伸点是通过牵伸装置而形成的,该牵伸装置形成一夹持点,该夹持点位于延罗拉对的下方,并与之相距一定距离,并且这个夹持点通过相对于所输送的棉条方向横向运动的牵伸装置而被位移,直到牵伸产生。该牵伸点位于夹持点与压延罗拉对之间。最后,牵伸装置放开所夹持的棉条。
牵伸点也可由沿棉条引导通道方向被导引的牵伸装置构成。该牵伸装置可以是一个可移动的夹持装置或一可移动的机械杆或止动装置。平式条筒的后续位移可使用一位移装置来实现。一位移装置可以来自于平式条筒的往复运动装置和/或一附加的输送装置。牵伸装置和位移装置的运动顺序可通过机械控制装置而被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里特因戈尔斯塔特纺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里特因戈尔斯塔特纺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7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内撑架的空心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具有改进曲柄连杆铰接装置的刮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