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能源产生动力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5106754.0 | 申请日: | 1995-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82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01 |
| 发明(设计)人: | 霍占满;陈业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占满;陈业勤;孔德星;张清云 |
| 主分类号: | F03G7/00 | 分类号: | F03G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1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能源 产生 动力 方法 装置 | ||
1.低温能源产生动力(轴功和冷量)的方法装置,该系统通过空气加热,工质膨胀作功致冷,液气冷热换位,以达到利用自然界低温能源产生动力(轴功和冷量)的目的。包括:
A.由加热器3,透平膨胀机4,5,9,冷凝-蒸发换热器2,冷凝器8,液贮槽1,高压泵6,离心泵7,10和深冷管路系统及闪发气制冷系统,构成一个连续回路;
B.有深冷工质在所述回路中循环;
C.用自然界空气低温热量对深冷工质进行加热。
其特征在于:利用自然界空气低温热量对工质进行加热(同时空气得到冷量),获得能量,通过膨胀对外作功使之产生轴功;与此同时,工质通过冷热换位,膨胀致冷使之液化,以达到其循环使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能源产生动力(轴功和冷量)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蒸发换热器2是低温工况条件下的板翅式换热器,进入换热器的冷流体压力3-3.4MPa,温度约77K的过冷液体工质,离开时温度为128-134K的气体工质;进入换热器的热流体压力1.4-1.6MPa,温度220-225K的气体,离开时温度为110K的两相流体。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能源产生动力(轴动和冷量)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3是低温工况条件下的板翅式换热器。进入该换热器的冷流体是压力2.95-3.35MPa,温度128-134K的气体工质,离开时温度270-273K;进入换热器的热流体温度293-298K的自然界空气;离开时温度170-176K,由此可获得温度和压力都较高的气体工质及低温冷量的空气(作为其他冷源使用)。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能源产生动力(轴功和冷量)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8是低温工况条件下的板翅式换热器。进入该换热器的冷流体是压力0.8-1.0MPa,温度约77K的过冷液氮(或液态空气),离开时温度81-82K;进入冷凝器热流体为温度84-86K的两相流体,离开时为温度82-83K的液态工质。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能源产生动力(轴功和冷量)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平膨胀机是低温工况条件下的膨胀机,它们分别是气体透平膨胀机4,两相(气、液)透平膨胀机5及全液透平膨胀机9。进入气体透平膨胀机的气体工质压力2.9-3.3MPa,温度为270-273K,离开时压力1.4-1.6MPa,温度220-225K;进入两相(气、液)透平膨胀机的工质压力1.4-1.6MPa,温度110K的两相流体。离开时压力0.2-0.25MPa。温度84-86K的两相流体;进入全液透平膨胀机的工质为0.8-1.0MPa,温度81-82K的过冷液氮(或液态空气),离开时压力0.1-0.12MPa,温度77K的液氮(或液态空气)及闪发气体。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能源产生动力(轴功和冷量)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参加循环的深冷工质选用液氮(或液态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占满;陈业勤;孔德星;张清云,未经霍占满;陈业勤;孔德星;张清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67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亚磷酸酯阻燃剂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湿法磷酸净化脱氟、除重金属技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