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平部分变形的金属车身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5106580.7 | 申请日: | 1995-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85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16 |
| 发明(设计)人: | 崔允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允豪;崔元豪 |
| 主分类号: | B21D1/12 | 分类号: | B21D1/12;B21D3/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修哲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部分 变形 金属 车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把局部变形的汽车的金属车身(包括车门、前盖及行李箱盖等)恢复为原状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改进的使变形金属车身恢复为原状的方法用于迅速及几乎完全地使部分变形的金属车身恢复原状而不使油漆损坏使得进行复原工作后,金属车身上的油漆不会剥落。
在现有技术中,通过板金工作、重喷漆、热处理等工作后来展平及修复部分变形的汽车的金属车身。但是上述的方法的问题是要花费较多的费用及时间,并且不能把变形的金属车身完全地恢复为原状。另外,在恢复原状后局部重喷漆部分的颜色与其它部分的颜色不同。
也就是说,典型的恢复汽车的部分变形的金属车身的板金工作中,在移掉车体内壁上变形部分周围的部件之后,在变形部件的内侧往外锤击金属车身的变形部分。使金属车身的变形部件恢复原状的锤击不可避免地由于锤打的冲击而使车身的外壁的油漆以外壁上剥落下来。因此,金属车身经锤击部件的外壁要另外进行重喷漆的工作,因此上述的方法花费了相当的费用及时间,并且在修复部分变形的金属车身后,在金属车身局部重喷漆部分与其它部分的颜色不同。上述方法还不能使局部变形的金属车身完全恢复为原状。
当用上述复原方法使局部稍微变形的金属车身复原而不使油漆损坏,要花费的费用及时间与修复严重变形的金属车身一样,由于有花费费用及时间多的问题,常常不管变形的金属车身的外观难看而不对局部稍微变形的金属车身进行修复。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平汽车的局部变形的金属车身的方法,通过使用简单的工具装置且不用从车身上拆下部件而迅速、完全地整平变形的金属车身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使车身的油漆不会被整平工作剥落下来。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的整平局部变形的汽车的金属车身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把荧光灯放在变形的金属车身的周围使得所述的灯相对于车身的变形的金属板水平放置而与操作工面对着,把一端有夹的弯头及另一端有手柄的修复工具放在变形的金属板下面使尖的弯头置于金属板的变形部分的下面;利用荧光灯在变形部分周围的金属板上反射的反射光的明暗的差异,精确地把工具的尖端放在金属板变形部分的中部,和借助作用点反复压下工具和手柄直到弯形部分被工具绕作用点反复的杠杆作用而被反复地往上顶及完全复原。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可以对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更加清楚,附图中:
图1示出在光线差的房间用本发明的整平方法对金属车身的变形部分进行整平时荧光灯、汽车车身及操作工之间的位置关系的透视图;
图2示出随着操作工眼睛的移动,荧光灯的光在汽车车身的局部变形的金属板上反射的反射光移动的示意图;
图3示出荧光灯光在汽车车身的局部变形的金属板上明暗差异的示意图;
图4是具体示出在操作工位置看到的荧光灯在金属车身变形部分上反射的倒影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具体示出使用本发明的工具放在车身的变形金属板下面并靠在车身的结构上进行修复工作的示意图;
图6是夸大地示出进行修复局部变形的金属板的工具的尖头稍微向上顶的运动;
图7是示出使用“S”形钩子作为另一实施例的工具的杠杆作用作用点进行修复工作的示意图。
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在光线差的房间用本发明的整平方法对金属车身的变形部分进行修复时荧光灯、汽车的局部变形的金属车身及操作工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在光线差的房间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整平变形的车身的工作是在车身附近放置一个带一对荧光灯管的荧光灯2的条件下进行的。也就是,荧光灯放在车身附近使得荧光灯2相对于车身的局部变形的金属板4成水平放置,灯2中的一个灯管点亮而另一个灯管不点亮,另外,操作工站在靠近汽车的车身与水平放置的荧光灯2相对。
图1所示的用水平放置的荧光灯2进行整平工作特别用于整平车身的水平设置的金属板(如前盖)的变形部分。但是当整平车身的垂直设置的金属板(例如车门或侧板)时,荧光灯2的位置与图1的位置不同,是垂直放置的。也就是说,当用本发明的方法整平车门的变形部分时,荧光灯2垂直地置于车门侧的前面,而操作工站在车门侧的后面使操作工与垂直放置的荧光灯2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允豪;崔元豪,未经崔允豪;崔元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65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会水中游行器
- 下一篇: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其注塑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