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圈织物织机上的成圈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5106579.3 | 申请日: | 1995-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24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3-04 |
| 发明(设计)人: | 大川光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YKK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D03C7/00 | 分类号: | D03C7/00;D03D39/2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永红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 织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起圈织物尤其是搭扣织物织机上的成圈装置的改进。很特别地,这种成圈装置能在连续的底布上任意地确定成圈部分的范围。
织机上的已知成圈装置,如日本专利公开No.57-14304,是由多个纱罗丝片组成的。每一个综片都有一对中心部分弯成S形的垂直导纱钩,配置在相应的一根成圈杆的对面,一个倒A形的绞综和导纱钩有效地联接在一起,成圈经纱从位于导纱钩弯曲部分的导纱孔穿过,导纱钩交替地下降转变成绞综的交替下降,将成圈经纱交错地带到成圈杆的一侧,尔后带到另一侧,使成圈经纱从杆的上方跨过形成线圈。
已知的成圈装置有一个缺陷,它不适用于高速织机的发展,工作中产生令人不愉快的噪声。因为导纱钩和绞综在运行中相互有接触,使用相当短的周期,就需要更换零件。另一个问题是,传统成圈装置的每根成圈杆都需要一对导纱钩和一个绞综,这使得装置很复杂,总体上讲,也增加了零件的数量。
上述问题,已由例如日本专利公开No.1-39761(美国专利No.4,721,135)所公开的成圈装置所解决。这种已公开的成圈装置由多根空间平行的成圈杆组成,每根杆在相邻的一对地经之间并平行于地经向前延伸超过织机的织口。一根纱罗致偏板在成圈杆的横向上往复运动,交替地使成圈经纱的行程弯向相应成圈杆的一侧,尔后弯向另一侧。多对有间距的门钩杆,每根门钩杆在相应的一根成圈杆的相对侧垂直地延伸,并能垂直往复以便钩住侧向弯曲的成圈经纱,然后使其交错地下降到相应成圈杆的一侧,尔后到另一侧,从而形成一个线圈。这样布置的成圈装置减少了零件的数量,结构简单,由于各工作部件相互之间不再有干涉,能够作高速运转,并且也避免了由相邻两成圈经纱间的干涉引起的任何麻烦。
在织造搭扣织物的织机上,装上上述成圈装置和其它传统的成圈装置,就可以随着底布的织造连续地形成多行线圈,他们既不打算交替地形成有圈表面和无圈表面,也没有将一个有圈表面限定在给定的范围内的想法。
搭扣可用于各种情况。在一种应用方式中,它们被用作一个连接部分或称为一个连接带。在这种情况下,总体上,连接带可以由具有凸形或凹形连接元件的搭扣带组成。具有凸或凹连接元件的一段搭扣带被附着在连接带背面的一端部上。然而,在连接带上,除了连接部分外,位于带上其它部分的连接元件是没有用的,因而能够省去。如果织造连接带时,仅仅在带上需要部分形成连接元件,将显著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在最近几年内,已发现搭扣在窗帘附着装置上的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第一个具有凸或凹连接元件的表面和第二个没有连接元件的表面能在第一和第二表面各自限定的范围内,以给定的间隔成形将是非常有益的。
然而,上述传统织机不能生产交替排列的有圈表面和无圈表面。如果要尝试交错地形成有圈表面和无圈表面,要在织机上安装绞综带成圈装置。这需要大尺寸的链系和凸轮机构,这将使装置的轮廓尺寸加大,并且还需要使用价格昂贵的织机,如提花织机或多臂织机。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设想对日本专利(公开)No.1-39761(美国专利No.4,121,135)进行改进。目的是为织造搭扣织物的织机提供一个改进的成圈装置。这个装置结构简单但能以给定的间隔在两种表面各自限定的范围内交错地形成有圈表面和无圈表面,或者形成具有用于形成凸形或钩形连接元件的线圈的第一区域和与第一区域交错排列的具有用于形成凹形或圈状连接元件的线圈的第二区域。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织造搭扣织物织机上的一种成圈装置,包括:
多根空间平行的成圈杆,每根成圈杆在与其相对应的一对相邻地经之间并与这对地经平行向前延伸超过织机的织口;
至少一根纱罗致偏板位于织机的织口和综絖之间,在成圈杆的横向上延伸,并且相对于成圈杆的长度方向作横向往复运动,以便使各个成圈经纱的行程交替地偏向相应杆的一侧,然后偏向另一侧;和
多对有间距的门钩,每个门钩在相应的一根成圈杆的对面垂直延伸,每对门钩与所述纱罗致偏板同步作垂直往复运动,钩住并使弯曲的成圈经纱交替地下降到相应杆的对面,使成圈经纱交替地从杆上跨过在织物上形成的线圈;
设有一个运转控制器,用于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断续地控制所述纱罗致偏板的往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YKK株式会社,未经YK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65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体敏感薄膜气敏元件
- 下一篇: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份及催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