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拆式长距离山地供水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5104926.7 申请日: 1995-05-10
公开(公告)号: CN1037121C 公开(公告)日: 1998-01-21
发明(设计)人: 乔启宇;王海明;于文华;黄玉屏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林业大学
主分类号: E03B7/00 分类号: E03B7/00
代理公司: 北京林业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吴定新
地址: 10008***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可拆式 长距离 山地 供水 装置
【说明书】:

发明是一种长距离山地供水装置。

山地森林火灾扑救、压稼和果木的灌溉,供水始终是一个困难和有待解决的问题。通常采用的长距离山地供水方法,是在不同高度的山坡,设立若干个由砖石或混凝土砌筑的水池,然后用泵和固定的管、渠一级一级地往上输送。这种装置需要的基本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而且是一种永久或半永久性的装置,不能移动,灵活性差,供水和灌溉的面积有限;或者用车辆、人力、畜力运水,效率很低,而在地形复杂没有道路的地方,车辆不能通行,供水就更加困难。此外,前述的一套固定供水装置,只适用于有限的局部地区农田树木的灌溉或其它供水,对于未能预知地点和时间的突发性森林火灾很难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研制一种由一些部件组成,可随时随地快速安装和拆卸,供水扬程和流量能满足需要,供水距离及提水高度可方便地缩短或延伸,搬运轻便的山地供水装置。

本发明所设计的供水装置,包括吸水管、由汽油机带动的轻型水泵、水龙带、止回阀、中继水池、快速接口等,其数量由输送的距离和提水高度确定,这些部件串接在一起,形成一套山地输水装置,将水从水源输送到山坡上方的用水地点。

中继水池是本发明的关键设备,它是一个无金属或其它材料的构架支撑,依靠池中水产生的浮力和张力而直立成形的无骨架水池,池壁由高强度软性树料,如增强塑料布制成,可以折叠,充水时能够舒展成形。其形状为下大上小的圆锥台形。锥台的母线与锥底成一角度,一般为45°~85°,最好是70°~80°。角度太小,水池装水量太少,太大池壁受到的浮力减小,不容易舒展。在水池的顶面有一圆形的开口,开口的边缘有一环形空腔,腔内充填轻质的材料,如颗粒泡沫塑料,其作用是水池克水时,水对环形腔产生浮力,由于池中的水压和浮力的共同作用,使池壁产生垂直和圆周方向的张力,将侧壁和顶面浮起并使侧壁伸展,自动形成规则的锥台状。这种锥台形的水池,上小底大,在地面放置时,十分平稳,不容易翻倾。水池的容积为150~400升,最好是250~350升,最后一级的水池,为便于临时性的贮水,容积可扩大到1000~2000升。本发明的水池并非固定性的储水装置,仅起调节流量和卸除上一级水泵的剩余压力的作用,所以称为中继水池,太大的体积没有必要,反会增加搬运时的重量,太小又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水池侧壁底部安装有一个进水管接头和一个出水管接头,进水管管壁用软性材料如增强塑料布制成。出水管是塑料波纹管,本装置不同于一般的容器,进水管设在容器的底部而不设在上部,其目的是减除进水管对软性材料制成的池壁的压力,避免水池塌翻,减轻水浮力的负荷,使池壁在水的浮力下得以直立成形。

本装置所使用的泵,考虑到山区野外作业的特殊条件,应采用重量既轻、扬程又高的水泵,以减轻搬运时的重量和减少水泵的台数。此外,水泵的额定流量应不小于系统所需的供水量。对于森林火灾扑救,系统供水量应保证扑灭强地表火和部分树冠火的需要。前苏联学者S.M.Vonskii提出的扑灭地表火所需的用水量理论计算公式为L=Q/620升/秒,Q单位时间内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考虑到风速、可燃物含水率等因素,加以校正,所需灭火用水量约为1.2~5升/秒,最好是2~3升/秒;对于山区农田和果木灌溉需要满足一般的浇水量,1.2~5升/秒也可满足要求。

本装置动力自带,即每台水泵配带一台小型汽油机带动。如选用BJL5型国产消防泵。该机自带汽油机,即和汽油机直接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本装置的输水管是水龙带,例如选用由尼龙纤维编织而成的内衬胶输水管,其耐压强度高,不渗漏,耐腐蚀性能好,质量较轻,管内液体流动阻力小。根据所需供水量的大小,可选用不同规格口径的水龙带。水龙带与水泵以及水龙带和水池用快速接扣连接。中继水池的出水管和下一级水泵进口相连,因泵运转时产生负压,中继水池出水管需用耐负压的材料制成,一般用带有钢丝骨架的橡胶管或有骨架的塑料波纹管,本装置选用强度高重量又轻的塑料波纹管,塑料波纹管的一端套在水池出口的接头上,用管箍箍紧,另一端用快速接扣与水泵进水口连接。上述各设备和部件的连接方法就组成了快速接扣的连接体系,因此本装置可快速组装和快速拆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49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