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榆芪中药烧伤合剂无效
| 申请号: | 95103949.0 | 申请日: | 1995-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62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03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丰华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17/02 |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南阳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张天禧 |
| 地址: | 4742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烧伤 合剂 | ||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是一种治疗各种烧伤的中药药品及其配制方法。
现有的治疗烧伤药物,如氯霉素纱条,不仅氯霉素药剂制作复杂、药价贵,而且使用时纱条必须高温消毒,又需要3-5个小时更换一次,治疗过程一个月以上,更换过程中不仅给患者带来疼痛,而且对创面早期愈合不利,愈合后易留疤痕。如西药湿润烧伤膏,在创面上涂层厚,3-5小时复涂一次,该药渗透性差,新涂药膏不能直接涂到创面基底,对于直径在20cm以上的Ⅲ度创面治疗操作条件要求严格,不易掌握,仅对火烫伤、化学灼伤有效,对电焊灼伤、火药炸药。石灰水泥熟料烧伤效果不佳。再如永龙正红花油,仅对烫伤、刀伤不效,使用时该油剂需用纱布苷棉浸油敷患处,红花油剂蒸发快,创面不能在湿润环境下愈合。
烧伤是一种全身性的外科病,过去仅有火烧伤、水汤烫伤防治药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烧伤、放射性烧伤、电击伤、火药炸伤、石灰、水泥熟料烧伤、电焊烧伤等多种的烧伤患者日益增多,而且烧伤的性质日益复杂难治,不仅患者极痛,而且易造成终生残废。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治疗烧伤种类广,止痛愈合效果好,周期短的中药烧伤药剂及配方。
本发明经过多次试验筛选,采用中药组方研制一种能治疗各种烧伤的药物。本发明榆芪中药烧伤合剂组方中主要药物有:生乳香、生没药、生大黄、白芷、黄连、黄柏、虎杖、赤小豆、薏苡仁、元胡、黑地榆、黄芪、冰片。
本发明根据烧伤种类,还加入有:枝子、连翘、二花、丹参、白芨。
本发明组方各种主要药物的含量为:生乳香5-30g、生没药5-30g、生大黄3-12g、白芷5-15g、黄连5-20g、黄柏5-10g、虎杖10-40g、赤小豆10-30g、薏苡仁10-30g、元胡5-15g、黑地榆100-1000g、黄芪15-60g、冰片3-20g。
其他药物:枝子10-20g、连翘5-15g、二花15-20g、丹参10-20g、白芨10-15g。
将上述药物的黑地榆研末,将其它药物用香油炸黄,去除药渣混合制成糊状等剂型备用。
本发明榆芪中药烧伤合剂经临床应用,与现有烧伤药物比较,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治疗烧伤种类广。不仅能治疗水汤烫伤、火烧伤,而且能治疗化学灼伤、电焊烧伤、电击伤、放射性烧伤、火药炸伤、石灰水泥熟料伤等其它烧伤。
2、明显减少病人痛苦。止痛效果好,凡疼痛明显者均可在15分钟内减轻至消失。
3、操作条件要求不高。凡烧伤创面清洗后即可外用此药,简便易行,医疗费用低廉。
4、抗感染能力强,渗透能力好,使创面保持湿润环境。
5、治愈时间快,愈合期缩短二倍以上。
6、创面愈合好。愈合后无疤痕,皮肤舒展,接近正常皮肤。
本发明榆芪中药烧伤合剂实例配方之一,生乳香5g、生没药5g、生大黄3g、白芷5g、黄连5g、黄柏5g、虎杖10g、赤小豆10g、薏苡仁10g、元胡5g、黑地榆100g、黄芪15g、冰片3g。
本发明榆芪中药烧伤合剂实例配方之二,生乳香30g、生没药30g、生大黄12g、白芷15g、黄连20g、黄柏10g、虎杖40g、赤小豆30g、薏苡仁30g、元胡15g、黑地榆1000g、黄芪60g、冰片20g。
本发明榆芪中药烧伤合剂实例配方之三,在实例配方之一中加入枝子10g、连翘5g、二花15g、丹参10g、白芨10。
本发明榆芪中药烧伤合剂实例配方之四,在实例配方之二中加入20g、连翘15g、二花20g、丹参20g、白芨15。
临床应用时,治疗前先用药液清洗创面,去除创面残留物和脓液,将本发明药剂涂于创面上,每日3-5次直止愈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丰华,未经杨丰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39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