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汽管道的隔热保温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5103742.0 | 申请日: | 1995-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39C | 公开(公告)日: | 1997-02-26 |
| 发明(设计)人: | 赵宜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宜森 |
| 主分类号: | F16L59/147 | 分类号: | F16L59/14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管道 隔热 保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力管线的隔热保温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蒸汽管道的隔热保温方法。按照国际专利分类,应属于F16L59/00。
蒸气管道一直延袭着高架管或地沟架管的格式进行保温,即使在东北某些地区有所改进采用管中管的形式,即在做过传统保温层的蒸气管道外部,再套上钢管,埋在地下,其工程费用也是高的,效果也是差的,使用年限也是短的。
传统的隔热保温为什么不能直接埋土,这是因为传统的保温解决不了蒸气管道热涨冷缩所产生的摩擦力,破坏了保温材料与蒸气管道的严密整体性,并因其吸水性高而不能地下直埋。
本申请人于1993年2月12日申请并已获得专利权的实用新型专利ZL93202495.5公开了一种可用于蒸汽管道保温的复合型隔热保温制品。它采用硅酸镁或其他可耐高温的内保温层和保温效果极佳但不耐高温的外保温层,形成复合保温层。这种隔热保温制品用于蒸汽管道的保温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是,该专利申请并未提及采用该保温材料的蒸汽管道的地下直埋问题,本发明人意外地发现,当热力管线采用上述复合型隔热保温制品进行保温后,可使其进行地下直埋。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工程费用低的蒸汽管道的隔热保温方法。
用于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的蒸汽管道隔热保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挖制一个具有一定深度的地沟;
(b)将蒸汽管道置于所述地沟中;
(c)在所述蒸汽管道的外表面上形成粘结于所述管道外表面的复合硅酸镁的保温内层;
(d)在所述复合硅酸镁内层的外表面上用整体无接缝发泡方法形成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外保温层;
(e)在所述聚氨酯泡沫塑料外保温层上形成外保护层;
(f)用土将所述地沟填平。
所述步骤(c)中形成的保温内层的厚度最好为0.5cm-10cm,而3cm-8cm更佳。而所述步骤(a)中地沟深度最好位于1-3米之间。
在所述步骤(c)中形成内保温层的方法可采用膏糊状复合硅酸镁涂布于所述管道外表面而形成;也可采用将该保温材料预制成石块,然后用同种类糊状材料粘接、勾缝的方法形成。
这里所述的复合硅酸镁是指工业上通常使用的用海泡石、石棉绒、珍珠岩、硅酸铝纤维棉等保温材料,加上粘合剂和水,搅拌成浆状的保温膏。
所述步骤(d)中形成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外保温层其厚度最好为1.5cm-10cm,而优选2cm-6cm,2cm-3cm为更好,厚度为约2cm最佳。
所述步骤(e)中形成的外保护层优选玻璃钢,聚氨酯防水涂料,或高密度聚丙稀塑料。
在所述步骤(f)中,最好在外保护层周围先填15-20cm沙土,然后再用土将所述地沟填平。
此外,所述步骤(b)、(c)、(d)、(e)可以用下述步骤所替换:按顺序在蒸汽管道的管段上形成粘结于所述管道外表面的复合硅酸镁保温内层、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外保温层、外保护层,然后将具有保温层的蒸汽管道管段置于地沟中,进行管道焊接、用相应材料保温补接头。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当蒸汽管道温度越高时其内保温层越厚,外保温层越薄,否则反之。这是因为温度高,内保温层厚,可将管道温度降到外保温层可承受温度,外保温层相应薄,可保持两保温层之间可行的蓄热范围。一般来讲,经内保温层保温后,内保温层外表面的蓄热温度最好位于180℃以下。以免外保温层会由于两保温层之间的蓄热而烧毁。根据管道温度可选用的内、外保温层厚度列于下述表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宜森,未经赵宜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37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机X射线断层照相机
- 下一篇:二维辐射探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