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线槽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5102874.X | 申请日: | 1995-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97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23 |
| 发明(设计)人: | 格哈德·伊格;简-克劳德·勒布;菲利普·诺曼;丹尼尔·诺里;简-皮埃尔·泰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内德电气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3/08 | 分类号: | H02G3/08;H01R9/03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征 |
| 地址: | 法国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所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制造电缆线槽的方法,该线槽具有一个金属外壳,外壳上以预定的间距分布了分支开口,在该线槽中装有导线组件,该组件由平行的导线组成,它们以上述间距安装在绝缘支持接触块上。本发明还涉及采用上述方法预制的电缆线槽。
上述线槽的外壳通常是由具有槽形截面的材料制成的,或者用金属板材弯曲成形的,它具有一个盖体,或者是采用由金属板材弯曲而成的两部分沿着纵向啮合平面组合在一起。为了在装入导线之后密封线槽,就需要将盖体进行密封,或者使两部分相互密封起来。这样就会导致问题。
人们希望在允许的强度范围内通过减小外壳的厚度来降低线槽的成本,并简化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简化其制造工艺来降低具有用金属板材弯曲而成的外壳的电缆线槽的成本,同时保持其分支连接的电气和机械特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电缆线槽的方法,该方法制造的电缆线槽具有外壳,外壳上具有彼此相距一定间距的分支开口,在上述外壳中安装了导线组件,它包括平行的导线,它们以上述间距安放在绝缘支持接触块上,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在金属板材上以预定的间距切出分支开口;
弯曲上述金属板材,将其纵向边缘卷合在一起,从而获得管状的截面形状,对上述边缘进行密封;
使导线组件沿着上述线槽滑动,将其插入到线槽之中,直到所述支持接触块对准相应的分支开口为止;
调整上述支持接触块,使之固定在相应的分支开口上。
最好通过将一个工具插入分支开口之中,使支持接触块扩张和/或压在外壳的相对侧壁的内表面上,从而将上述支持和分支连接接触块压在管状外壳的内表面上。
本发明也包括用上述方法制成的电缆线槽,线槽的每一个支持接触块最好具有一个弹性夹持件扩张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和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进行说明。
附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预制电缆线槽的一部分;
附图2是沿着附图1中II-II线的放大剖视图;
附图3是分支开口部位的平面视图,其中支持接触块位于夹持位置;
附图4是和附图2相似的线槽外壳的放大剖视图;
附图5是线槽的剖视图,它显示了支持接触块的另一种实施例;
附图6是附图5中所示支持接触块的扩张和弹性夹持部分的放大视图;
附图7是支持接触块的顶视图。
如附图1和2所示的预制电缆线槽10由多个具有相同长度的部分端对端地组合而成。为了简便起见,图中1只显示了其中一个部分。每部分线槽有一个金属外壳11,它具有矩形截面,最好是正方形截面,以便获得最佳强度,该外壳具有四个侧壁12、13、14、15,其中装有多根供电母线或电缆16,在这一实施例中是由四根导线组成的扁平线束17。侧壁12上以相等的间距L形成了大致为方形的开口18。设置开口18的目的是用于安装分支接线器19,以便由上述导线16为负载(图中未示)供电。接线器19包括绝缘体20、引出电缆21、以及诸如弹性片之类的连接端子22,上述连接端子22用于和导线16的裸露部分16A相配合,以便实现该裸露部分和引出电缆之间的电气连接。在这一实施例中,导线16为具有铠装的柔软电缆,但也可以是裸露的或具有铠装的金属条和母线。
线槽10的一端具有供电端件23,其另一端具有封闭端件24。凡是没有安装分支接线器的开口18均用帽体25来予以密封。线槽10的各个部分之间用夹紧件(图中未示)来实现机械和电气连接。采用固定件来实现线槽和水平或垂直支持壁之间的机械连接,并用于悬挂线槽的附件。
线槽10的外壳11是通过将金属板材坯料弯曲成为闭合形状而制成的,坯料的自由边缘27和28沿着纵向方向卷合在一起形成部位26,亦即弯曲上述边缘,使之形成相互啮合的U形部分。经过密封的卷合缝26位于外壳的侧壁14上,该侧壁垂直于其上具有分支开口18的侧壁12,上述卷合缝26具有增大外壳强度的作用。附图1中的X-X’线为线槽10的轴线,附图2中的P-P’线表示侧壁12的外表面,Y-Y’线表示开口18的中线线,它与P-P’线相垂直。外壳11不具有尖锐边缘,这样的矩形截面形状使外壳具有简洁的外形,同时能够由相对较薄的侧壁获得良好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内德电气公司,未经施内德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28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