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模精密铸造无效
| 申请号: | 95100930.3 | 申请日: | 1995-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61A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23 |
| 发明(设计)人: | 陆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其明 |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50006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脱模 精密 铸造 | ||
本发明是关于机械铸造,特别是关于精密铸造的发明。
目前,公知的一种精密铸造——熔模精密铸造,采用涂料撒砂的方法在一次性熔模上制备耐火型壳,并将熔模熔化与耐火型壳分开。
这种精密铸造适宜生产小型精铸件。由于受熔模变形的影响,生产大型薄壁精铸件有一定的困难。这种精铸方法所得的耐火型壳为整块无缝结构,不利于排气及下芯操作。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精密铸造方法,其耐火型壳的制作过种不需使用熔模,能够避免因熔模变形而产生的问题。铸型由二块或二块以上组成,有利于排气和下芯操作。
本发明采用涂料撒砂的方法制取的耐火型壳,在始终保持固态的模具上成形并与之脱离。因此,此种制作耐火型壳并用于浇注精密铸件的方法称之为脱模精密铸造。
本发明中用于制取耐火型壳的涂料和耐火材料,与熔模精密铸造制壳材料相同,干燥与硬化也与熔模精密铸造相同。本发明制壳的具体过程如下:
1.在模具上涂脱模剂。
2.上涂料。将涂料在模具的工作表面均匀地涂一层。
3.撒砂。将耐火砂粒撒于涂料层并在涂料层上面粘附一层耐火砂粒。
4.干燥与硬化。
用以上方法制得一层型壳,再在该型壳上反复进行上涂料、撒砂、干燥与硬化操作过程,可得到具有一定厚度的耐火型壳。
耐火型壳从模具上脱离——实现脱模。
本发明所使用的铸型由二块或二块以上组成,一块耐火型壳上只能得到该铸型型腔内一部分表面的形状。
为了便于脱模,根据铸件的具体形状可选择以下方法:选择具有一定弹性的合成树脂类材料制作模具;模具表面涂脱模剂;采用漏模脱模;采用顶杆脱模;增大模具的拔模斜度;模具增设活块;模具表面抛光。
脱模后的耐火型壳经干燥、焙烧后,将其数块或与其他砂型、芯一道进行合型、浇注。
为了获得更加复杂的铸件,可将一个或数个预先制成的耐火芯块置于模具表面,一道开始用涂料撒砂的方法常制作耐火型壳。这样可以将耐火芯块固定于耐火型壳之中,最后一道与模具脱离,所制得的耐火型壳内包含有一个或几个耐火芯块。
由于本发明在制作耐火型壳的过程中不使用熔模,不仅能简化操作、降低成本,而且能克服因熔模变形而带来的铸件质量问题。能够生产大型薄壁精密铸件。
由于本发明的铸型由数块组成,有利于铸件的排气和下芯操作,有利于金属液的充型及复杂中空精密铸件的生产,也能对古代用陶范法制造的工艺铸件进行仿制并进行批量生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一是仿古工艺铜镜的耐火型壳制作示意图。
图二是齿轮铸件铸型装配图。
图一中,模(1)使用环氧玻璃钢材料,经手工层敷制成,耐火型壳(2)使用涂料撒砂的方法在该模具上制作。采用水玻璃涂料,水玻璃模数M=2.9~3.3,密度d=1.27~1.32g/cm3。撒砂材料面层为石英砂,粒度为40/70目。加固层为铝矾土砂,粒度为10/20目。硬化剂氯化铵溶液浓度为20~25%,温度为28~32℃。所制耐火型壳总厚度为12毫米。耐火型壳(2)从模具(1)上剥离后,经700℃焙烧2小时,就可用于合型浇注。芯头(3)为铜镜镜钮芯头,便于合型时固定泥芯,以形成小孔。
图二中耐火型壳(1)形成齿轮工作表面形状。泥芯(2)形成齿轮中心圆孔,浇口(3)用于浇注金属液并起补缩作用。泥芯(2)和浇口砂型(4)使用树脂砂材料制作,以降低铸件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其明,未经陆其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09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熟化淀粉成型产品
- 下一篇:一种实现遥控电脑的通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