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自动充气救生用具无效
| 申请号: | 94248426.6 | 申请日: | 1994-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211956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0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建华 |
| 主分类号: | B63C9/08 | 分类号: | B63C9/08 |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柯 |
| 地址: | 330008***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自动 充气 救生 用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充气式水中救生浮体,尤其是一种便携式自动充气球生用具。
目前比较常用的水中救生浮体为充气式救生衣和救生圈,通常在需使用的场合以充气泵或其它充气装置进行现场充气救生。这种在现场紧急情况下临时充气的方法往往容易发生操作失误或机械故障,且因其充气速度缓慢而经常发生危险。中国专利CN2118692U公开了一种“瞬时膨胀游泳带”,它由充气带、气体发生盒外壳、气体发生盒组件、紧急开关组件和充气管等组成。在需要使用时通过拉动紧急开关组件使气体发生盒组件动作,将气体发生盒中的液化丁烷气体充入环状充气带内。这种结构的救生用具虽在操作充气速度上有所改进,但其结构较复杂,采用齿轮齿条启动机构易产生误动作或产生机械故障不能及时开启充气,还由于用液化丁烷作为充气介质,易燃爆不够安全;此外仅设有单个气体发生盒,充气量受到限制,如增加气量或气压又增加了体积或高压危险性。因此,其使用的效果仍不够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携带和操作便利,充气量足而且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稳定性较好的便携式自动充气救生用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实施下列技术方案来得以达到:在两头装有插扣接头的封闭充气袋内壁上固定设置若干个带气阀的压缩空气包和相对应的空心导管,各导管中穿有一根连接各气阀并向两端延伸的充气控制线。该控制线的一端与设置在一侧插扣接头中的孔道内的球头固定相连,并由带皮头的压簧压紧定位,其另一端则通过与其固定连接并带密封环的连接棒与另一侧插扣接头上滑槽中的滑块相连接。在球头及压簧所处插扣接头的另一侧插扣接头上对应于球头处还设有可将其顶入孔道中的顶柱。上述压缩空气包可以呈方形,其中还可分隔出一缓冲室,其侧壁上分别设有密封盖、压缩气出口和若干个充气孔,密封盖中穿有一根贯穿缓冲室并插入塞住压缩气出口的连杆,其上自外向里分别装有控制杆、弹簧和密封圈。控制杆的另一端与控制线固定相连接。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缩空气包及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在作为救生腰带并呈圆筒形封闭充气袋1的两端分别固定密封装配插扣头2和插扣座2′,插扣头2中开有孔道3,其中放置压簧4和球头5,插扣座2′上开有滑槽6,其中设有滑块8。在充气袋1的内壁上固定粘结6个带气阀11且并排放置的方形刚性压缩空气包9和与其相对应并一字排开的空心导管12。导管12中穿有连接各气阀11并向两端延伸的充气控制线13,其一端与插扣头2上球头5固定相连接并由带皮头的压簧4压紧定位,其另一端通过与其固定相连并带密封环的连接棒7再与插扣座2′滑槽6中的滑块8相连接。在插扣座2′上对应于另一侧插扣头2的球头5处还设有顶柱14。在压缩空气包9中一角分隔成缓冲室10,其侧壁上分别设有密封盖15、压缩气出口22和2个充气孔21。密封盖15中穿有一根贯穿缓冲室10并塞住压缩气出口22的连杆19,其上自外向里分别装有控制杆18、弹簧16和密封圈17,而控制杆18的另一端与控制线13固定连接,由此构成气阀11。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产品时,首先必须将两端的插扣头2与插扣座2′连接起来,此时插扣座2′上的顶柱14将球头5顶入孔道3内,使其可连同控制线13在孔道3内移动。然后通过扳动滑块8来拉动控制线13,进而借助各气阀11上控制杆18的杠杆作用将连杆19拉出,压缩空气便经出口22进入缓冲室10,再通过充气孔21充入充气袋1内。本实用新型中的密封盖15、密封圈17以及带密封环的连接棒7和压簧4上的皮头均起密封和防泄漏作用。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充气袋还可以做成救生衣或救生圈等其它形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携带和操作便利,充气量足而且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稳定性较好的特点。可以用来替代现有水中救生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建华,未经黄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84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