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溜车煞车固定座成型模具结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94247858.4 | 申请日: | 199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220352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定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定兴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B29L3152 |
代理公司: | 新华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翁素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溜 煞车 固定 成型 模具 结构 改良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滑溜车煞车固定座成型模具结构改良,尤指一利用上、下模具成型车体同时将煞车固定座一并形成枢孔的模具结构。
习知的滑溜车主要是以金属管构成骨架,并于其上固设踏板,及于前后端枢装车轮;尔后,乃有业者为改良整体的美观性及减少以金属管制造的成本,而发展出一种以塑胶一体成型的车体,使其可具多样之外型变化,并可直接于车体上加装手把、车轮及煞车装置;如图4所示,即为一以塑制壳体设计的滑溜车,其中,车体近后轮盖处乃设煞车装置;如图5所示,主要是于车体该处设煞车固定座(1),是由具枢孔(A1)的凸耳(A),并形成一开口(B),以将煞车块(C)枢装于凸耳(A),令其穿伸于开口(B)内而成。而当踏下煞车块(C),其位于开口(B)内的另端即触抵后车轮,达到煞车作用;惟该供煞车块(C)枢装之凸耳(A),其于成型后仍需再加工钻孔形成枢孔(A1),或于壳体成型同时利用一插销令枢孔(A1)直接成型;然此二种方式,一为增加一加工钻孔程序,另为模具多设插销,制造成本无法有效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加设插销即可一体成型具有枢孔的滑溜车煞车固定座成型模具结构改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如下实现的:主要利用车壳体的上、下模具于成型固定座凸耳处相对设有模块,而令凸耳形成一内空体且直接形成一枢孔,以减少加工及节省模具费用。
兹配合图式详述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煞车固定座与上、下模具相关形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煞车固定座的上、下模具对合成型示意图。
图3是图2A—A剖面图。
图4是习知滑溜车的立体外观图。
图5是习知滑溜车的煞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首先参阅图1,本新型滑溜车煞车固定座(1)的结构是于车体上直接成形二内空凸耳(11),二凸耳(11)并相对开设有枢孔(111),且凸耳(11)二侧对应枢孔(111)各形成开口向上且相通的槽道(112);而其中成型该凸耳(11)的上、下模具(3)、(2)局部设计乃针对该凸耳(11)形体而言,以下的上、下模具(3)、(2)即单指配合凸耳(11)者,而整座车体的整体模具则不予赘述;其中:
下模具(2),是相对固定座(1)二凸耳(11)内空宽度、间距及形状于其上形成二凸垣(21),并对应枢孔(111)于其上形成一凹槽(211),且槽底适设一半圆形端的模块(212);上模具(3),是为一相对凸耳(11)外形的凹模座,乃于模座内壁两侧相对公模具(2)的二凸垣(21)各形成二下侧为半圆形端的凸模仁(31)。
而当上述上、下模具(3)、(2)对合时,如图2所示,其相对的凸凹模座乃形成一模窝(4),成品即为凸耳(11)(亦为其壁厚),且下模具(2)凹槽(211)内模块(212)的半圆形端恰插接于上模具(3)内壁二侧凸模仁(31)半圆形端(参图3的剖面图),其相插接的部分构成一圆形,即为该凸耳(11)枢孔(111)的位置;藉之,当将塑料注入模窝(4)后,塑料因无法流入上、下模具(3)、(2)的模块(212)与凸模仁(31)相接的圆形区,故于该区即形成透空的圆形枢孔(111),且上模具(3)的凸模仁(31)即令凸耳(11)二侧形成槽道(112),并可沿此槽道(112)顺利脱模。
综上所述,本新型所提供的滑溜车煞车固定座成型模具结构改良,藉由其特设的上、下模具配合乃可于固定座成型时直接于凸耳形成枢孔,而不必再行钻设枢孔或于模具上另设插销形成枢孔,致可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是具一产业利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定兴,未经陈定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78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腕部可伸屈的电动假肢
- 下一篇:内燃机节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