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卡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94247182.2 | 申请日: | 1994-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209809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跃;郑丽莎;张小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跃;郑丽莎;张小民 | 
| 主分类号: | G06F3/00 | 分类号: | G06F3/00 |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吕宏 | 
| 地址: | 51806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卡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接口,是用来将智能卡接到应用设备的一种必需装置。
目前国内外大都是使用德国布尔(BULL)公司生产的连接器做为智能卡(也称IC卡)与计算机的接口。由于其结构所限,这种连接器在智能卡进卡或退卡过程中都是由持卡人手动操作,对于智能卡的应用是极不方便的。另外,完全手动进退卡极易引起一些非正常操作以及恶意行为而导致设备故障的发生。还因其结构较为复杂,所以制造工艺也相应复杂,成本也相对较高。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且能自动退卡的智能卡连接器。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卡仓通过拉簧与外壳底部连接,卡仓的上盖伸出外壳并与电机的凸轮相配合,顶簧抵紧定位滑块,在外壳内还具有一定位槽,退卡键通过推杆与位于卡仓底部的顶片连接。顶簧置于卡仓的末端,定位滑块卡接在卡仓上,顶片由偏心轴连接在外壳内。智能卡的触点与读写头的触簧接触,定位槽内装有微动开关。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该连接器具有一个外壳15,卡仓5位于外壳15内,并由卡仓固定轴3固定其准确位置。在卡仓5的末端安有顶簧12,定位滑块10卡接在卡仓5的底部,并可沿卡仓5滑动,卡仓5通过拉簧6与外壳15底部连接。在外壳15的底座上还设有定位槽11和偏心顶片9,定位槽11内安有微动开关16,退卡键1通过连杆4与偏心顶片9接触。在外壳15的尾端安有一带动凸轮13的电机14,该凸轮13与卡仓5伸出外壳15的部分周期性接触。智能卡7可在卡仓5内进入或退出,智能卡7的电路接点与位于该连接器内的读写头的触簧8实现电接触。为了经常清洁智能卡7以及防止退卡过程中智能卡7全部退出,在外壳15的前端内还设有擦卡阻尼条2。
使用时,将智能卡7全部插入该连接器的卡仓5内,此时,智能卡7将定位滑块10推至定位槽11处,靠拉簧6的作用使定位滑块10滑入定位槽11内。由于拉簧6的拉力,当定位滑块10滑入定位槽11时,智能卡7上的电路接点正好与位于该连接器内的读写头的触簧8顶端电接触,其触簧8顶端与智能卡7的相对位置完全符合ISO-7816国际标准。同时,定位滑块10触发微动开关16,给智能卡7接入电源,也将信号反馈给接口电路板,中央处理器即开始对智能卡7进行数据读写操作,并通过RS-232接口将数据以RS-232国际标准方式与应用设备通讯。
读写头的读写操作完成后,由控制电路驱动电机14并带动凸轮13转动,而将伸出外壳15部分的卡仓5顶起。此时定位滑块10随卡仓5上升并与外壳15内底面平行,再由顶簧12推动定位滑块10将智能卡7自动推出连接器;或由声音及显示信号通知持卡人,手动按下退卡键1,通过连杆4推动顶片9绕偏心轴转动而将卡仓5向上顶起。此时顶簧12即推动定位滑块10将智能卡7推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和手动退卡两套机构,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工作可靠,使用方便,有电保护能力,可防止一些非正常以及恶意行为出现而发生的设备故障,智能卡与触簧的相对接触位置完全符合ISO-7816国际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跃;郑丽莎;张小民,未经李跃;郑丽莎;张小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71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阻燃耐热外壳的彩焰工艺烛
- 下一篇:膨胀加压骨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