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型材T形连接构件无效
| 申请号: | 94243859.0 | 申请日: | 1994-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217715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17 | 
| 发明(设计)人: | 柯男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男烈 | 
| 主分类号: | F16L58/18 | 分类号: | F16L58/18 | 
| 代理公司: | 舟山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荣新 | 
| 地址: | 台湾省高雄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型材 连接 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管型材T形连接构件,尤其是需作电镀处理的管型材T形结构的连接构件。
以往将管形材作呈T形连接时,许多是使用焊接方法的,但采用了以这种方法连接的构件而制成的物品具有不能拆卸不便搬运的缺陷。有更多是使用了在直管管口焊上一只螺母(填充体),或放进一只横截面与管材横截面相同的,其上有一螺孔的填充体,再以一螺栓穿过横管拧在螺孔上使直管和横管连接成T形的方法。这后一种方法虽然克服了焊接方法使物品不能拆卸不便搬运的缺陷,但当这一T形结构需作电镀处理时,由于直管管口所安置的填充体与管壁之间没有间隙或间隙极小,而使电镀液等在电镀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腐蚀性液体被阻留在管内不易排净(当作工字形连接,直管上两端管口都置有填充体时,这种现象尤甚)。未被排净的腐蚀性液体会使管件连接处锈蚀,使所制成的物品在使用中发生断裂造成危险。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就是要提供一种不仅可以使所制成的物品能拆卸自如,而且更稳固安全的管型材T形连接构件。提供一种克服了管口所安置的填充体要阻留电镀液等腐蚀性液体这一缺陷的管型材T形连接构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型材T形连接构件,是由一只贯穿T形上横管的螺栓和安置在T形上直管上端管口的填充体所组成的。填充体是横截面形状与管材横截面形状相同的实心柱体,填充体上有与螺栓配合的螺孔。填充体的外形尺寸稍大于管材内部尺寸,即填充体的外缘柱面与管材内壁作过盈配合,使填充体紧迫在管内。在填充体的外缘柱面上至少有一条沟槽,这沟槽从填充体的一端延伸到填充体的另一端。沟槽沟通了填充体的两端也就是说填充体置于直管管口后,沟槽沟通了管内腔和管外。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型材T形连接构件其中填充体外缘柱面上的沟槽(23)是与填充体(20)的轴线相平行的。这一沟槽(23)的横截面底边呈弧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型材T形连接构件,其中填充体(20)的一端是经过倒角的倒角段(22)。在使用中让填充体上倒角段向管里压入,结合弧形纵向沟槽,更增加了液体从管内向管外的流动性和流动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管型材T形连接构件,由于在填充体外缘柱面上开了沟通填充体两端面的沟槽,使填充体置于T形直管上管口内后,管内腔和管外有通道。在电镀过程中的电镀液等各种腐蚀性液体就不会受到阻留,避免了管型材T形连接处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锈蚀断裂的不安全现象。电镀处理一般都在使填充体压入管内后进行,电镀处理过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型材T形连接构件能使进入管内的电镀液等腐蚀性液体滴流干净,从而加强物件的安全性
特别当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型材T形连接构件使用在圆形有缝管时,填充体(20)上的沟道(23)正对圆管接缝(41),使得填充体的沟沿(24)与接缝(41)相抵,阻止填充体与管材作相对转动,进一步提高了使用这一构件所制成的物品的牢固性。
图1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局剖图
图2图1的A向剖视图
图中:20——填充体 40——直管
21——螺孔 41——接缝
22——倒角段 42——管口
23——沟槽 43——缩口
24——沟沿 50——横管
30—螺栓 51——贯穿孔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填充体(20)为一圆柱体,一端为倒角段(22)正中轴向有一螺孔(21),在其外缘柱面上对称地开有三条横截面底边呈弧形的与填充体轴线平行的沟槽(23)。管件为圆形有缝管,填充体(20)倒角段(22)向里被压入直管(40)的上端管口(42),两者过盈配合,同时将管口收成缩口(43),填充体(20)在压入时其中一条沟槽(23)正对管中接缝(41),使沟沿(24)与接缝(41)相抵。横管(50)上欲与直管相连接部位有一只贯穿孔(51),一只螺栓(30)穿过该孔与填充体上的螺孔(21)相配合以使二管连为T形。
实施例2:管材为正方形管,填充体为正方形柱体,柱一端倒角,在其四个柱面上各有一条横截面呈弓形的与填充体轴线平行的沟槽。填充体倒角段向里压入管中,管口收为缩口,另有一螺栓穿过横管上的贯穿孔与填充体上的螺孔相配合以成T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男烈,未经柯男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38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