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火灾语音引导逃生指示器无效
| 申请号: | 94243497.8 | 申请日: | 1994-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216274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2-27 |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建煌 |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G09F2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火灾 语音 引导 逃生 指示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导逃生指示器,尤指一种可根据语音录放装置发出逃生疏离路线语音的火灾语音引导逃生指示装置。
由于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不断前进,因此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城市中高楼大厦林立,公共场所如雨后春笋般的大量涌现,像办公大楼、饭店、百货公司、歌舞厅、酒廊等不断的增加。当人们正沉浸在游览商场的欢快气氛中,或陶醉在甜美的歌声中时,往往忽略了在公共场所发生火灾的可怕后果,近年来,各种娱乐场所发生火灾而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在公共场所内发生火灾时,往往因大家对地形及逃生路线不清楚,造成秩序混乱而相互捅挤,发生乱闯踩踏而导致伤亡的惨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火灾发生之前产生浓烟或红外、紫外线时,便可事先侦测出烟雾或红外、紫外线,通过超高频无线电发射器将信号传送到其它逃生指示器,再根据语音录放装置发出预先录制的逃生疏离路线语音的火灾语音引导逃生指示装置,从而避免一旦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可大大降低或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它由单晶语音录放电路、超高频无线电发射器、超高频无线电接收器、闪光指示器、烟雾感应器及语音放大器等组成,所述的烟雾感应器的输出分别接超高频无线电发射器、闪光指示器、单晶语音录放电路的输入,所述的超高频无线电发射器的输出接超高频无线电接收器的输入,此超高频无线电接收器的输出接另一闪光指示器的输入,其输出又接单晶语音录放电路输入,该单晶语音录放电路输出经语音放大器与喇叭相连。
其工作原理是,首先根据各种建筑物地形及逃生路线预先录制语音于单晶语音录放集成电路片IC1内,录制语音如“火灾发生中请左转直行即可逃往太平梯”或“火灾发生中请右转前进即可逃向太平门”或“逃生太平门在此”……等循环语音。
在火灾发生前必然会发出浓烟、红外、紫外线,而本实用新型内的烟雾或红外、紫外线自动感应器能预先将火灾发生前所发出的烟雾、红外、紫外线侦测到,一旦侦测到,即通过超高频无线电发射器2将无线电信号传到超高频无线电接收器3内,超高频无线电接收器3接收到无线电信号时,闪光指示器4会自动启动并闪光,同时指引逃生方向并令单晶语音录放电路1′发出逃生路线循环语音,同时经过内附音量调整的语音放大器6与喇叭7相连,而发出语音;上述的感应器5侦测到烟雾或红外线的同时,同时启动单晶语音录放电路1的语音系统发出语音。
由于上述启动信号为超高频无线电信号,故可方便逃生指示器的配置安装与连线处理,无须考虑建筑物地形上的限制,当无线电发射距离远时(例如从一楼到二十楼),讯号减弱,在讯号转弱时,可以寻找一中继站作转接,使讯号增强。再者,启动信号为无线遥控方式(超高频无线电波)亦可改为有线传送方式。
本实用新型火灾语音引导逃生指示器,可以在火灾发生前发出浓烟时,便能将所有安装于同一栋大楼内的火灾语音引导逃生指示器启动,除了闪光指示外,还能发出语音引导逃生路线,不致使人员失去方向性,确能达到快速指引疏离人员的目的,使伤亡减至最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晶语音录放电路与语音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超高频无线电发射器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超高频无线电接收器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红外线感应器电路原理图。
图号说明:
1、1′单晶语音录放电路,2超高频无线电发射器,3超高频无线电接收器,4、4′闪光指示器,5感应器,6、6′语音放大器,7、7′喇叭。
上述的单晶语音录放电路1由语音集成电路片IC1、二极管D1、电阻R1~R5、电容C1~C8、扩音器MIC和开关SW1、SW2组成,其中IC1的输出SP+脚接所述的语音放大电路,其输入MIC REF脚和MIC脚与所述的扩音器MIC连接,IC1的A0~A7脚接直流电源DC。当拨动开关位于“IN”位置,即处于输入状态时,扩音器MIC将语音信号通过语音录放集成电路片IC1的MIC REF脚和MIC脚输入其内存储;当拨动开关位于“OUT”位置,IC1输出录存的语音,经IC2放大后播放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建煌,未经林建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34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