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锤吸收器无效
申请号: | 94243489.7 | 申请日: | 199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20155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深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深溪 |
主分类号: | F16L55/045 | 分类号: | F16L55/045 |
代理公司: | 首都师范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强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各种流体管路的任意位置处将管内将管内多余的震动能和阻滞力吸收掉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减低输送管内因紊流所造成的能量损失,以提高管路的传输效率,并过滤掉因震动而产生的噪音,改善工作环境。
在一般现有的输送管路中,由于管内传输流体存在压力,所以不能持继稳定地保持在非常稳定的状态,它会因时间、地点及使用状况的不同而产生非常大的压力变化,加上受管路曲折弯转的影响更会使管内流体有着无法预见的变化因素,从而导致管路及连接机构的剧烈震动和因此而产生的噪音,不仅降低了管路的传输效率,而且影响了环境的质量。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锤吸收器,将其安装在各种管路中即可排除流体输送时的各项不稳定因素,从而在管路中减少震动、降低噪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锤吸收器,它具有:封闭螺帽、水锤筒、活塞环、密闭环和管头,其中封闭螺帽的内螺纹螺合在水锤筒的外螺纹处,并紧紧地锁在水锤筒的一端,该水锤筒为一空心圆筒,其两端有螺纹,其中空的部分为蓄压筒,活塞环的周缘上有二道密闭环槽,密闭环置入该环槽的外缘处,并由压缩面插入蓄压筒,活塞环外缘的密闭环紧贴在蓄压筒的周缘面上,管头由管头套、接合螺纹和衔接管头组成,管头套的内部是一个内螺纹孔,与水锤筒的外螺纹相螺合。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之三。
在附图中各标号表示:
1封闭螺帽 33承压筒
11内螺纹 34压缩面
2水锤筒 4密闭环
21蓄压筒 41密闭环
22外螺纹 42密闭环
23外螺纹 5管头
3活塞环 51衔接管头
31密封环槽 52接合螺纹
32密封环槽 53管头套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水锤吸收器中包括:封闭螺帽1、水锤筒2、活塞环3、密闭环4和管头5等。该封闭螺帽1的内螺纹11螺合在水锤筒2的外螺纹23处,并紧紧地将水锤筒2的一端锁紧,使该端呈紧密的锁紧状态,以便使储存在水锤筒2中的气体不能泄出。该水锤筒为一空心圆筒,其两端车有螺纹22和23,中空的部分为蓄压筒21,活塞环3的周缘上有二道密闭环槽31和32,其作用是便于密闭环41和42放入这两个环槽的外缘处,随后由压缩面34插入蓄压筒21,从而使得活塞环3外缘的密闭环41和42能紧密贴合在蓄压筒21的周缘面上,以确保蓄压筒21内的气体不因受到压缩而由此处的隙缝泄漏出去。管头5由管头套53、接合螺纹52和衔接管头51组成,管头套53的内部是一个内螺纹孔,与水锤筒2的外螺纹22相螺合,当上述所有的构件组装起来后,即构成了一个如图2所示的水锤吸收器,而图3则表示的组装后的水锤吸收器的剖视图。
如图4所示,当管路上的流体压力不大时,在设置于管路上的该水锤吸收器中,活塞环3便会被固定在起始状态,即承压筒33在不受过大压力的情况下,活塞环3的压缩面34便不会有压缩水锤筒2的动作产生,即活塞环3得以保持在结构的起始位置。
如图5所示,同样的道理,当管路上的管内压力剧增时,活塞环3的承压筒33便受到管内的压力,压迫该承压筒33,致使活塞环3能顺利地在水锤筒2的内孔里滑动,迫使压缩面34压缩水锤筒2的蓄能筒21中的气体,将过量的压力吸收。
管路设计是现代建筑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但是,任何优良的设计也会有其考虑不全面之处。就大楼的管路设计而言,各种分断管路会因不同的使用时间有着很大的压力变化,也就会随之产生紊流、扰流,对管路造成震动或水头损失,构成机构损坏、管路磨耗等诸多不利且浪费的影响因素,因此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水锤吸收器非常必要的。因为安装了水锤吸收器之后,会将无阻力的震动引导到水锤吸收器中。如图6所示,当管路先前的阀体被关闭时,在图中的A、B两处将会因管内压力剧变导致的震波而产生震动,并造成嘎嘎声响,影响流体的传输效率和工作环境,而管路中间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水锤吸收器便可一一克服上述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深溪,未经张深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34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夫妻性生活助手
- 下一篇:组合钢模板控圆接头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