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霓虹灯饰框架无效
| 申请号: | 94242877.3 | 申请日: | 1994-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4036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8-28 |
| 发明(设计)人: | 匡敖生;李如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匡敖生;李如达 |
| 主分类号: | F21S3/00 | 分类号: | F21S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霓虹 灯饰 框架 | ||
本实用新型是集照明与装饰效果于一体的霓虹灯饰框架,涉及对现有灯光照明和装饰框架的改进,并且还与增添诸如标(号码)牌类、字图类等的照明和装饰效果密切相关。
现有用于照明、装饰的框架是用普通白炽灯泡、电珠串或荧光灯作光源的,近年来也有采用发光二极管环绕在标牌、字图等周围作为灯饰的,这些装置有的耗电多、寿命短,有的装饰或照明效果差,并且对灯体没有定形防护设施。
近年来交通监管机构已对现有汽车牌照改用反光字码,自身不会发光,需借助较强光源照射后才能短时间显光,即使利用车身尾灯照射,反光效果在较远距离也难以看清,因而效果很不理想,并且此牌照周围未设置框架;已公告的中国专利CN2119021U《组合式反光、夜光霓虹灯牌照》是用塑料制成反光文字粘在文字基体上组成反光字体的,此外该公告专利所述的“低压软霓虹灯带”制成发光字片,其实质上并非真正霓虹灯管;另有CN2113210U、CN2072493U、CN2042038U、GK87107161等机动车牌照、发光灯也均属字体发(显)光,没有装饰效果,并且这些公告专利均局限于机动车牌照,未涉及框架。
最近国外已有一种“霓虹灯汽(轿)车牌照框”问世,在美国轿车上逐渐推广使用,内装彩色霓虹灯管,这对晚间增添轿车豪华美观效果十分明显,因而受到用户的欢迎,大有流行的趋势,但是由于这种框架仅限于汽车直流电源供电,并且造型结构和灯光色彩单一(每个框架内安装一种颜色的霓虹灯管,发出一种光色),彩管对照明牌照号码效果太差,尤其是其抗震能力极差,经受剧烈震颠时灯管易破碎失效,故而仅限在抗震优良的轿车牌照上装用,这些缺点使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本实用新型之任务和目的是改进以上现有这类灯饰和框架的缺点,提供照明装饰效果良好,适用于交、直流电源,节电、抗震优异,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外形或色彩多样的、包括与汽车、摩托车、汽轮等机动车船牌照、号码牌,与各种标(号码)牌、字图、喜庆祝贺牌、指示牌、名称牌、标志牌等在内配套使用的霓虹灯饰框架。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技术方案如下:
这种霓虹灯饰框架由霓虹灯管及其电源变换器和配套的框架组成。
框架由周围设有空腔的透光面罩和不透光底板盖合构成,空腔内装设霓虹灯管,面罩空腔内壁的局部或全部设有密集的凹凸折光面,如密集的块状、条状、珠(点)状或它们的结合状折光面;在面罩与底板盖合处设有互相卡合用的卡条和卡槽,以及放置密封垫圈的插槽或环槽,内侧设有聚光的弧面或保持平面;在面罩内腔和对应的底板周围均设有间距一致、对称的凹弧形卡箍;框架是中间设有对穿的、能容纳牌照、标牌、字图等制件和作品的空位;另一种是面罩和底板中间均设有连成一体薄板(片)的、用以夹放上述薄形制品和作品;这二种类型的框架外形是矩形、方形、菱形、梯形、三角形、多角形、正圆形、椭圆形、腰圆形、心形、花瓣形、扇形、方圆结合形之一,以及与相关制件和作品形状相配合的形状;
霓虹灯管是白光色或彩光色,白光色照明与装饰二用,彩光色以装饰为主,在管外径间隔装设弹性丰富、数量与框架内腔所设卡箍相同的缓震垫圈,灯管弯制的形状和尺寸与框架内腔配合;
电源变换器由电子元器件装接而成,局部或全部元器件及其线路用导热与绝缘性能优良的材料封装成固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设计方案有以下二种;第一种:框架面罩空腔部位的断面为“”形或“∩”形,其内、外侧和平面(或顶面)共三面均是透明的,如空腔内装用白光色霓虹灯管,腔的外侧面和平面是同一种彩色或各异彩色,内侧面是全透明,其外壁设有聚光的弧面或者仍保持平面;与面罩配合的底板断面为形,底面槽腔内可以加设反光镜面。
第二种:框架面罩空腔部位的断面为对称的形,其内侧面和平面均是透明的,如空腔内装用白光色霓虹灯,腔的平面部位是彩色,内侧面是全透明,其外壁设有聚光的弧面或者仍保持平面;与面罩配合的底板断面为对称的“”、“”形,在外侧面内壁和底面槽腔内加设反光镜面,使之增加亮度。
以上二种框架,其中间均可以设有对穿的空位,或者均可设有连成一体的薄板(片)。
上述框架面罩与底板二者盖合的卡合密封结构也有二种:
第一种:面罩与底板卡合用的卡条和卡槽分别设在面罩的内外罩脚和底板的插槽内,底板略大于面罩,当二者盖合时,罩脚垂直插入插槽,使二者就位卡合,同时使罩脚的脚底面与插槽底预先放入的弹性垫圈挤压紧密,起到防雨水渗入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匡敖生;李如达,未经匡敖生;李如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28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