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童车靠背角度调节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4242507.3 | 申请日: | 1994-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203946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7-26 |
| 发明(设计)人: | 宋郑还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好孩子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B9/00 | 分类号: | B62B9/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仿卫 |
| 地址: | 2153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童车 靠背 角度 调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特别是童车的靠背角度调节装置。
现有技术中,童车的靠背可调节角度,用于儿童平躺或坐姿的靠背椅。一般的靠背调节包括车架上的扇形齿片和调节杆,由于齿片上有多个齿,故调节杆卡在不同位置的齿上可调节靠背的角度。调节杆上设有拉簧和拉手,拉簧的作用在于使调节杆复位于齿沟内,使靠背的角度得以固定。但这种装置结构比较复杂,使童车的成本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童车靠背角度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后靠背、与后靠背相连接的调节架及调节架两侧的车架,所述的调节架中,拉手的下方连接有相间隔的两根竖向拉杆,所述两根拉杆的外侧均设有限位块,所述两根拉杆向下的延伸部向外侧倾斜形成斜滑杆,所述的斜滑杆向水平方向延伸形成调节滑杆,所述调节滑杆的两端插在车架上的呈圆周方向排列的调节孔内。当向上拉动拉手时,斜滑杆受限位块的作用向中心部收缩,带动调节滑杆脱离车架上的孔,此时可转动靠背至合适位置,再松开拉手,依靠拉手处的弹性使斜滑杆向外自动扩张,调节滑杆的端部插在相应的孔内,靠背的角度即被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整个调节架可用一根弹性较好的铁丝弯曲而成,省去了弹簧等辅助零件,可降低生产成本、简化装配工艺。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其中:
[1].后靠背;[2].拉手;[3].拉杆;[4].限位块;[5].斜滑杆;[6].限位块;[7].调节孔;[8].调节滑杆;[9].车架。
实施例:参见附图,包括后靠背[1]、与后靠背相连接的调节架及调节架两侧的车架[9],所述的调节架中,拉手[2]为弯曲的不闭合环状,拉手[2]的下方连接有相间隔的两根竖向拉杆[3],该拉杆[3]是拉手[2]向下的延伸部,且拉杆[3]的横向要有弹性。所述两根拉杆[3]的外侧均设有限位块[4],自所述的限位块[4]开始,两根拉杆[3]向下延伸向外侧倾斜30度角形成斜滑杆[5]。当向上拉动拉手[2]时,拉杆[3]向上移动同时带动斜滑杆[5]向上滑动,受限位块[4]的位置限定,斜滑杆[5]同时向中心部滑动,所滑动的最大距离是两根拉杆[3]的间隔距离的一半。所述的斜滑杆[5]向水平方向延伸形成调节滑杆[8],所述调节滑杆[8]的两端插在车架[9]上的呈圆周方向排列的调节孔[7]内,在调节滑杆[8]受斜滑杆[5]的带动向中心滑动时,调节滑杆[8]的两端脱离车架上的调节孔[7],在确定合适的靠背角度后,松开拉手[2],斜滑杆[5]由于拉杆[3]的弹性作用使斜滑杆[5]向外侧滑动,带动调节滑杆[8]重新插入相应的调节孔[7]内,完成靠背角度的调节。所述的两根调节滑杆[8]上设有限制调节滑杆径向移动的限位块[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好孩子集团公司,未经江苏好孩子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25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盘驱动器的软盘插入口锁具
- 下一篇:双层信口信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