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踏杆式轻便自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94241453.5 | 申请日: | 1994-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20963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11 |
| 发明(设计)人: | 赵健福;郭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健福 |
| 主分类号: | B62K3/00 | 分类号: | B62K3/00;B62M1/04 |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崔民海 |
| 地址: | 27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踏杆式 轻便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工具中的自行车类。
目前自行车种类繁多,但归纳起来可分为普通型和变速型两种,这些自行车均是靠脚蹬拐作园周运动产生动力,其脚蹬拐的长度受到限制,因此也限制了自行车前进的动力,即使有的安装有变速装置,也只能根据路况不同作一齿比调整,并没从根本上增加自行车的原动力。如变速车在爬较陡的坡路时,让轮盘和飞轮的齿比变小,但这样变速后,脚蹬的圈数就要增加,车行走的速度仍然很慢,而车速的大小对车的平衡和稳定起很大的作用,所以有时还需下车步行。中国专利公报1994年9月21日公布的专利号为93235441.6的“踏板式自行车”虽然将脚踏拐作园周运动产生动力改为采用杠杆动力踏板传动,改变了现有自行车的传动方式,但由于结构不合理,结构较为复杂,而且占地面积大,搬动不方便,不利于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既改变原自行车传统的传动方式克服上述缺陷,使之骑起来省力,且高速,使之体积又小而轻便的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前轮、后轮、车架、车座、把手和传动机构,传动机构是由在车架的下梁内侧的后轮轴上固定有一对被动链轮和下梁未端设有的一对轴上的一对主动链轮及主、被动链轮之间的一对链条和装在下梁未端一对轴上的一对踏杆构成,在一对踏杆上分别设有连接鼻,车架上设有导轮,支架上设有限位卡,导绳的一端固定在一踏杆上的连接鼻上,另一端通过限位卡并绕过导轮而固定在另一踏杆上的连接鼻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结构紧凑的链传动机构,因而体积小,将脚踏拐的圆周运动改为踏杆式的杠杆运动故省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踏杆传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中:1-前轮,2-车架,3-下梁,4-支架,5-导轮,6-限位卡,7-导绳,8-后轮,9-连接鼻、10-主动链轮,11-链条,12-被动链轮,13-踏杆,14-后轮轴,15-轮鼓,16-轴,17-车把,18-车座,19-传动机构。
图1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它包括前、后轮(1)、(8)、车架(2)、车座(18)、把手(17)和传动机构(19),前、后轮(1)、(8)之间的轮距为10厘米,车身总长为1.54米,传动机构(19)是由在车架(2)的下梁(3)内侧的后轮轴(14)上固定有一对被动链轮(12)和下梁(3)未端设有的一对轴(16)上的一对主动链轮(10)及主、被动链轮(10)、(12)之间的一对链条(11)和装在下梁(3)未端一对轴(16)上的一对踏杆(13)构成,在一对踏杆(13)上分别设有连接鼻(9),车架(2)上设有导轮(5),支架(4)上设有限位卡(6),导绳(7)的一端固定在一踏杆(13)上的连接鼻(9)上,另一端通过限位卡(16),并绕过导轮(5)而固定在另一踏杆(13)上的连接鼻(9)上。导绳(7)由钢丝绳或皮带做成。踏杆(13)长为45厘米。同时也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把车把(17)及前轮(1)去掉,换上两轮车斗,将自行车改装成一种新型的三轮车,既可装货也可载入。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脚踏踏杆(13)时,一对踏杆(13)不断往复运动而使主动链轮(10)转动带动链条(11),使被动链轮(2)转动而使后轮轴(14)转动,从而使后轮(8)不断的转动,使自行车前进,由于导绳(7)受限位卡(6)的限制,而使踏杆(13)不至于处在很低的位置而影响自行车前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健福,未经赵健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14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层共挤压双轴延伸聚丙烯合成纸
- 下一篇:可割禾的水稻插秧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