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蹲便器无效
| 申请号: | 94240634.6 | 申请日: | 1994-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204826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09 |
| 发明(设计)人: | 万继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继领 |
| 主分类号: | E03D5/08 | 分类号: | E03D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蹲便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新型蹲便器。
便器目前虽以坐便器为发展方向,但在公共环境下使用,坐便器是不适易的,蹲便器将会被长久采用。
目前,一般家庭及公共厕所里使用的蹲便器,有两大弊端:一是臭味大,无任何除臭措施,解下的大便摆在其上,臭味任其散发。二是不卫生,无便后自行冲洗功能,便后冲水得不到保证,致使厕所里经常出现,“一池子大便”现象,这在基层单位较为常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弊端,提供一种除臭消味,人离水冲的新型蹲便器。
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是重力引冲。新型蹲便器在便盆的两侧落脚位置设计了两个重力引发装置,其内部机构与水箱机构相连动,使用人两脚落在上面,水箱就会自动完成冲水准备,使用人一离去水箱就即行冲水;二是下水口移位。由于有了防溅措施,新型便盆的下水口以反传统,改到了后边,使便出物直接入水,封淹除臭;三是抽气排出。新型便盆的上沿为空心设计,里侧开一排小孔,小孔与尾部的抽气接口相通,抽气接口通过延长管插入卫生间墙壁建筑气道内或接与抽风机上,使便出物在入水之前散发的臭味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是这样的:新型蹲便器包括:水箱(1)、落水管(2),主控重力引发装置(3),便盆(4)助控重力引发装置(5),护套管(6)。其技术特征主要有:一、重力引发装置(3)的内部机构与水箱(1)的内部机构相连动,重力引发装置接受到重力能转为水箱的冲水动作;二、两重力引发装置实行联控,防止使用人挪动产生误冲水现象;三、重力引发装置内部通过传杆进行了力矩转变,使其安装高度与地面基本平、其上下幅度尽在0、5-0、8厘米即可引发冲水;四、便盆(4)的下水口(13)内进水面处卡一防溅卡圈
11,下水口的位置由前移后,五,便盆的上沿为空心,里侧开有小孔(8),与尾部外接抽气接口(15)相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便盆结构及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溅卡圈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重力引发装置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控重力引发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助控重力引发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是水箱,(2)是落水管,(3)是主控重力引发装置,(4)是便盆,(5)是助控重力引发装置,(6)是呼吸护套管。
在图2中:(7)是空心沿,(8)是排气孔,(9)是翻水弯,(10)是翻水弯内存水,(11)是防溅卡圈,(12)是喇口管,(13)是下水口,(14)是落水管接口,(15)是抽气管接口。
新型便盆沿其上沿为空心制造,空心沿(7)的内侧开有一圈排气孔(8),排气孔(8)通过空心沿(7)与尾部的抽气管接口(15)相通,新型便盆下水口(13)设计在后面,接下有一段刺口管(12),其内卡有一防溅卡圈(11),防溅卡圈(11)的作用是防止大便入水时产生溅水,它的安装位置在水位线以下1-2公分为最佳,太上易粘不卫生,太下影响防溅效果。其结构由图(3)给出。
在图3中:(16)是卡环,(17)是钳孔,(18)是防溅片。防溅卡圈(11)的外圈是一个具有一定弹力的卡环(16),卡环(16)设有一断口,断口的两端各有一个钳孔(17),供安装时钳住放置,防溅片(18)由一定柔性的塑料簿片制成,其内芯为空心,以使之有一定漂浮性,防溅片(18)与钢性卡环(16)通过热合成为一体。
在图4中:(19)是浮球,(20)是鼓腰,(21)是呼吸管,(22)是虹吸翻水管,(23)是扣钟,(24)是固定螺钉,(25)是进水阀,(26)是自来水管,(27)是连杆,(28)是水箱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继领,未经万继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06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