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教学演示器无效
| 申请号: | 94240127.1 | 申请日: | 1994-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535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12 |
| 发明(设计)人: | 马培业;马鑫;马奔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培业 |
| 主分类号: | G09B23/02 | 分类号: | G09B23/02 |
| 代理公司: | 济宁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樊庆年 |
| 地址: | 2723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教学 演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用具,涉及小学高年级相向而行、相背而行应用题的一种教学演示器。
当前教学“相向而行、相背而行”应用题时,都是采用以下三种演示方法:一、让两个学生在讲台上走一走演示给同学看;二、在黑板上绷紧一铁丝,上面挂两个学生模型,用两根线系在模型上,教师两边拉;三、两个小汽车放在一个跑道上,教师分别控制两个小汽车的运行。这三种演示方法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教师操作不方便,物体的运动状态比较抽象,不能准确、全面地展示运动物体的运动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教学技术方面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的教学演示方法而设计的一种教学演示器,它能够较直观、形象地表现相向、相背而行两物体运动的全过程。
本实用新型所述相向、相背而行应用题教学演示器,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在一个长方形框架上,设置两块平板A、平板B,两者之间留有2-5毫米的缝隙。在平板A上画有甲、乙两个出发点及目的地。在平板B的左、右下角各装置一个摇动手柄。在教学演示器的背面,两个转动手柄各连接着一组同轴、直径不同的缠线轮。用一根拉线将右边的手柄与右边直径大的缠线轮、左边的定滑轮、右边的动滑轮、左边直径大的缠线轮、左边的手柄相连接;用另一根拉线将左边的手柄与右边的一组直径小的缠线轮、右边的定滑轮、左边的动滑轮、左边的定滑轮、左边的一组直径小的缠线轮、左边的手柄相连接。当缠线轮逆时针转动时,通过动滑轮,带动两个动滑轮,分别以一快一慢的速度同时向中部滑动,连接在动滑轮轴上的两个小纸人就同时不同速地相向或相背而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教学演示器,操作简便,较准确、直观地表现相向、相背而行物体运动的过程,通过演示,同学们比较容易解决这方面的疑难问题。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教学演示器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视示意图。
1-手柄 2-手柄 3-纸人 4-纸人 5-缠线轮
6-缠线轮 7-定滑轮 8-定滑轮 9-动滑轮 10-动滑轮
参照附图1和附图2,在平板B的左下角和右下角各装一个摇动手柄(1)和摇动手柄(2)。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教学演示器的背面,用一根拉线将手柄(2)与直径大的缠线轮(6)、定滑轮(7)、动滑轮(10)、定滑轮(8)、直径大的缠线轮(5)、手柄(1)相连接,用另一根拉线将手柄(2)、直径小的缠线轮(6)与定滑轮(8)、动滑轮(9)、定滑轮(7)、直径小的缠线轮(5)、手柄(1)相连接。当缠线轮(6)逆时针转动时,系在该组直径大的缠线轮(6)上的一根拉线通过定滑轮(7)带动滑道上的动滑轮(10)向中部移动,系在该组直径小的缠线轮(6)通过定滑轮(8)带动滑道上的动滑轮(9)向中部移动,缠线轮(6)直径大的速度快,直径小的速度慢,所以动滑轮(9)与动滑轮(10)以一快一慢的速度同时不同速地向中部滑动。为了达到演示的目的,把动滑轮(9)和动滑轮(10)加长的轴从两个平板中间所留的缝隙中伸到教学演示器的正面,并向上折成直角,在两个轴头上装上纸人(3)和纸人(4),这样,同走同停、一快一慢的相向而行即可得以演示。此时缠线轮(5)处于从动状态,原先绕在它上面的两条线将不断展放出来,直止放完。
当演示相背而行时,逆时针摇动手柄(1),相背而行即可得以演示,这时缠线轮(6)处于从动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培业,未经马培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01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水综合净化处理设备
- 下一篇:多功能影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