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车轮无效
申请号: | 94239332.5 | 申请日: | 199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207952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9-20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志明 |
主分类号: | B60B1/08 | 分类号: | B60B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石绮玥 |
地址: | 20004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车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型车辆车轮,特别是一种组合式车轮。
现有的轻型车辆车轮,大部分采用钢圈,轴皮和幅条散件装配而成,生产环节多,装配过程长。也有一部分轻型车辆车轮,采用浇铸或注塑等整体成型工艺,其减少了生产环节,简化了装配工艺,但却必须依赖于大型的成型设备,很难取代现有的散件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减少生产环节,简化装配工艺,又不必依赖大型成型设备的轻型车辆组合车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采用注塑成型或浇铸成型工艺,将钢圈,轴皮和幅条加工成一个120°~30°的扇形构件,扇形构件的两侧径向结合面上分别设置有嵌条和相应的嵌槽,采用3~12块扇形构件,既可镶嵌构成具有平滑连接表面的组合车轮。为防止组合后的扇形构件之间产生径向位移,可在扇形构件径向结合面设置棘齿,或者在扇形构件的轴皮处设有台阶,并在台阶外部安置有一个钢皮圈。此外,扇形构件圆周结合部还设有止口,以防泥沙及水分进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120°~30°的扇形构件组合成车轮,可在小、中型成型设备上进行加工,且减少了生产环节;扇形构件的结合采用镶嵌式,简化了装配工艺;为防止组合后的扇形构件之间产生径向位移和轴向位移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如:在扇形构件径向结合面上设置棘轮,或在扇形构件的轴皮处设有台阶等,均可在扇形构件成型过程中一步到位,不必增加新的生产成本。
下面,结合图示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带有棘齿的扇形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嵌条嵌槽示意图
实施例一
采用浇铸成型工艺,加工成三块呈120°的扇形构件1,每块扇形构件1的一侧径向结合面上均设置有嵌条2,另一侧的径向结合面上则设置有相对应的嵌槽3,嵌条2和嵌槽3自圆周结合部一直延伸到轴孔处。三块扇形构件1相互镶嵌后,构成具有平滑连接表面的,适用于助力自行车的组合式车轮。为防止组合车轮的扇形构件1之间产生径向位移,扇形构件1径向结合面上设有棘齿4。并在扇形构件1圆周结合部设有止口6,以防止泥沙和水分的侵入。
实施例二
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加工成六块呈60°的扇形构件1,每块扇形构件1的一侧径向结合面上均设置有嵌条2,另一侧的径向结合面上则设置有相对应的嵌槽3,嵌条2和嵌槽3自圆周结合部一直延伸到轴孔处。六块扇形构件1相互镶嵌后,构成具有平滑连接表面的,适用于自行车的组合式车轮。为防止组合车轮的扇形构件1之间产生径向位移,扇形构件1的轴皮处设有台阶8,并在台阶8外部安置有一个钢皮圈9。在扇形构件1圆周结合部设有止口6,以防止泥沙和水分的侵入。
实施例三
采用浇铸成型工艺,加工成九块呈40°的扇形构件1,每块扇形构件1的一侧径向结合面上均设置有嵌条2,另一侧的径向结合面上则设置有相对应的嵌槽3,嵌条2和嵌槽3自圆周结合部一直延伸到轴孔处。九块扇形构件1相互镶嵌后,构成具有平滑连接表面的,适用于轻型车辆的组合式车轮。为防止组合车轮的扇形构件1之间产生径向位移,扇形构件1径向结合面上设有棘齿4。考虑到轻型车辆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较大,还可在扇形构件1的轴皮处设有台阶8,并在台阶8外部安置有一个钢皮圈9。钢皮圈9上设有定位片5,与台阶8上设置的定位孔7相配合,以便进一步加强轴向定位。扇形构件1圆周结合部设有止口6,以防止泥沙和水分的侵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志明,未经蔡志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93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