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触点电喇叭无效
| 申请号: | 94239057.1 | 申请日: | 1994-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21287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15 |
| 发明(设计)人: | 徐荣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荣海 |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亮 |
| 地址: |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触点 电喇叭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机动车辆警告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动车用无触点电喇叭。
目前已有的各种无触点式电喇叭种类繁多,但都存在一个易受环境(主要是温度)和电源电压波动的影响,性能不够稳定,因此至今尚未广泛推广使用。另一方面,目前的各种电喇叭在结构上也较复杂,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无触点电喇叭。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如下:本实用新型的无触点电喇叭包括振荡电路、与振荡电路相连的功率放大电路和连接到功率放大电路上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放大电路包括两个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振荡电路相连,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扬声器串接在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上。
从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相当简单,因而成本较低。另外,经发明人测试,其性能也相当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电路图。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无触点电喇叭包括振荡电路11、放大电路12、扬声器Y,还可以包括一稳压电路13。振荡电路11与放大电路12相连,它产生振荡信号,经放大电路12放大后推动与放大电路12相连的扬声器Y发声。稳压电路13的作用是向振荡电路11和放大电路12提供稳定的直流电。
图2示出了图1框图的具体电路图。如图2所示,振荡电路11由555时基集成电路IC1、振荡电容C2和振荡电阻R1构成,555时基集成电路IC1的复位端(4)直接与电源相连,振荡电阻R1与振荡电容C2串接,且振荡电阻R1的一端与555时基集成电路IC1的输出端(3)相连,振荡电容C2的一端接地。振荡电阻R1与振荡电容C2的联接点与555时基集成电路IC1的阈值端(6)和触发端(2)相连。振荡电路11的振荡频率可以由振荡电阻R1和振荡电容C2调节。振荡电路11产生的振荡信号由555时基集成电路IC1的输出端(3)输出。
放大电路12由两个三极管BG1、BG2构成。第一三极管BG1的基极通过电阻R2与555时基集成电路IC1的输出端3相连,其发射极连至第二三极管BG2的基极,扬声器Y串接在第二三极管BG2集电极上。三极管BG1、BG2将振荡信号放大后驱动场声器Y发声。
一般第二三极管BG2为大功率三极管,为防止大功率管的损坏,可在第二三极管BG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上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D2,该续流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二三极管BG2的发射极相连,起到保护第二三极管BG2的作用。
通常,汽车上的电喇叭使用车载电瓶,为防止车载电瓶电压不稳定给电喇叭性能的影响,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一稳压电路13,该稳压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1和滤波电容C1,它们的一端与电源相耦连,另一端接地。串接在电源供电回路上的二极管是为了防止把本实用新型的电喇叭装配到汽车上的电源极性接反而使功率三极管击穿的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荣海,未经徐荣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90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