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提式电动按摩机无效
| 申请号: | 94239043.1 | 申请日: | 1994-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200437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鸿均 |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H23/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毓秋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提式 电动 按摩 | ||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改进的手提式电动按摩机,具有不同按摩形态及间距调整功能的二组按摩轮组而提升了实用价值。
为解决现代人于忙碌工作后所产生之肌肉酸痛及疲劳,各式之按摩机具被大量研制、生产,利用电动方式传动按摩机件而产生按摩效果,取代人工按摩方式,取得按摩部位之松弛,达到消除疲劳之目的。一般之按摩机具受限于其体积及型式,于功能方面亦多有所限制,而一般之手提电动按摩机于结构设计上,仅以简单之马达带动滚轮旋转之按摩设计,所产生的仅是类似指压之按摩动作,其效果并非十分显著,未能彻底解决肌肉之酸疲,使其实用价值受到局限,亟待加以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实用价值的、具备揉搓、捶打等不同按摩型态及能调整间距之二组按摩轮组的手提式电动按摩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完成:在按摩机底壳内部设有三个平行轴杆,利用一马达配合齿轮箱传动前、中二个轴杆,利用马达之正逆转向,可分别带动按摩组呈不同之动作型态,以供使用者作不同之选择。
利用另一马达传动后轴杆,藉该轴杆与按摩轮组之螺接关系型态,使按摩轮组可于轴杆之螺纹段移位,以调整二按摩轮组之间距并藉微动开关控制其调整幅度之上下限。
另外,在齿轮箱之马达心轴与二轴杆齿合部位,以单向轴承作为区隔,以避免不同动作型态产生互相干扰,藉以使按摩动作可顺利进行。
还有,在按摩轮组与其从动块间钩设有弹簧,使按摩轮组可调整角度,依使用者按摩部位曲线不同而可获得紧密之靠压。
本实用新型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份结构之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箱轴杆之结构关系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揉搓动作型态之结构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捶打动作型态之结构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按摩轮组间距调整之结构动作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按摩轮组角度变化之结构动作示意图。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组成及技术有更深入而具体而完整的了解,配合附图说明于后:
本实用新型系针对按摩机之功能增进而设计,是而有关按摩机之外壳组装及原有滚轮组方面不再作多余赘述。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之结构设计主要在于底壳10内部乃以轴承座20枢设三平行轴杆21、22、23,其中前、中二轴杆21、22乃藉齿轮箱24而受设于底壳10后侧马达25之正逆转向分别传动,其结构上主要系于马达25心轴26对应二轴杆21、22之位置各以单向轴承27、28套设一螺旋齿轮29、30,该二螺旋齿轮29、30并分别与二轴杆21、22套设之螺旋齿轮31、32齿接,而该二单向轴承27、28则恰配合马达25之正逆转而作单一性设计,使二轴杆21、22分别受马达25之正逆转向传动而不致同时动作,而该后轴杆23乃于一端衔设一齿轮33,并与底壳10另侧设置之马达34的轴齿轮35齿合而受其传动,据此构成整体之传动机构;于按摩构件之组装上,主要系于中央轴杆22两侧各偏心轴接一偏心体41、42,于偏心体41、42各套设一承接件43、44,承接作43、44上缘延伸枢座45、46,并各枢设V形组态之按摩轮组47、48,于两侧并各以前、后从动块49、50、51、52分别连结前、后轴杆21、23,其中前从动块49、50乃与前轴杆21呈偏心轴接状态,其一端并以摇杆53与承接件43、44呈连动状态,而该后从动块51、52则与一端预设螺纹孔54,以与后轴杆23之螺纹段231呈螺接状态,并于后轴杆23一侧之螺纹段231位置对应设有一组微动开关59(请参见图6),而于按摩轮组47、48与后从动块51、52间各勾设弹簧55、56而使按摩轮组47、48具有角度变化之效果,而于中央轴杆22两侧另设有滚轮组57、58,依此,藉上述之结构组成,利用马达25传动中央轴杆22而可带动按摩轮组47、48呈揉搓之按摩动作,而以前轴杆21则可带动按摩轮组47、48呈捶打之按摩动作,藉以提供按摩轮组47、48动作型态之变换,而以另一马达34传动后轴杆23而可调整二按摩轮组47、48之间距,并以微动开关59控制其调整幅度之上下限,另利用按摩轮组47、48与后从动块51、52间勾设之弹簧55、56而可依使用按摩部位之曲线而调整按摩轮组47、48之角度,使按摩机于使用时可依使用者之需要作最适当之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鸿均,未经张鸿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90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电机双驱动自动送丝装置
- 下一篇:六—十万伏高压油浸变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