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脱粒机无效
| 申请号: | 94237767.2 | 申请日: | 1994-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21288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F7/02 | 分类号: | A01F7/02 |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汉钦 |
| 地址: | 4112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脱粒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脱粒机械。
我国农村中农作物脱粒使用的脱粒机,主要是用打稻机用于水稻、小麦脱粒,还有使用古老的手工工具人力劳动脱粒。至于油菜、豆类、草籽、花生等农作物脱粒一般都是方法落后、工具古老。常用打稻机有许多缺点:首先是用途窄,仅限于稻麦脱粒。其次,无论是动力打稻机还是人力打稻机都需要人用双手握住农作物茎基部,送入脱粒滚筒不断翻转脱粒,但脱粒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这种打稻机由于受禾束大小影响作业效率,所以收割、脱粒、分检禾整个过程都劳动繁重。第三,动力长期处于不稳定工作状态,有时超负荷,有时空转,动力损耗大,使用寿命短。由于动力安装在一侧位置,便利谷桶的使用寿命短。第四,由于打稻机本身局限,混在禾毛里的谷粒难以筛出。第五,谷粒、泥水混飞不仅造成浪费,而且使用不安全;动力的噪音和废气有害于长时间在机上操作者的身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研制一种能针对解决上述问题、克服以上缺点的自动脱粒机。节能、省力、多用途、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用如下方式实现的:它包括脱粒滚筒、传动部分、谷料箱,特征是桶1作为基座,上有谷箱2,脱粒滚筒包括上滚筒9、下滚筒4,该脱粒滚筒由动力11、变速箱12、上滚筒传动轮18、下滚筒传动轮13作为传动系统,上滚筒9和下滚筒4之间形成脱粒区域;在脱粒滚筒一侧装有自动传送装置支架5,该自动传送装置支架5上装有上传送带26和下传送带32,由上齿轮17、下齿轮27作为传动系统,上传送带26和下传送带32之间形成脱粒机进料区域;在脱粒滚筒一端上方有集禾箱10。该机的动力可以是电机,也可以是柴油机、汽油机等。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脱粒效率高,多用途,适于稻、麦、油菜、豆类、草籽、花生等农作物脱粒。节能、省力、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分离茎叶与颗粒自动程度高。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机结构示意正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机结构示意图侧面图
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其它农作物包括禾毛脱粒时整机结构示意侧面图;
图5是自动传送装置空载时示意图;
图6是自动传送装置满载时示意图;
图7是自动传送装置局部侧视示意图;
图8、图9是自动传送装置上、下运输带横截面示意图,其中图8是主视图,图9是左视图;
图10、图11是自动传送装置有边上滚轮33示意图,其中图10是主视图,图11是左视图;
图12、图13是自动传送装置有边下滚轮7示意图,其中图12是主视图,图13是左视图;
图14、图15是脱粒滚筒示意图,其中图14是主视图,图15是左视图。
本实用新型用于稻麦脱粒时,构件主要包括桶1、谷箱2、双滚桶罩19、动力11、上滚筒9、下滚筒4、传动装置及自动传送装置,通过变速箱12将动力11与上滚筒9、下滚筒4、上滚筒传动轮18、下滚筒传动轮13联接起来,同时又将自动传送装置与动力连接起来,变速箱12安装在变速箱支架20上、上滚筒9与上滚筒传动轮18同一个轴相连,下滚筒4与下滚筒传动轮13同一个轴相连,动力11、变速箱12、下滚筒传动轮13、上滚筒传动轮18通过一根皮带或链条连接起来构成一个传动装置,下滚筒传动轮13反向连接,这样上滚筒9、下滚筒4就反向旋转,上滚筒9、下滚筒4形状一样,都有齿板4块,相互夹角90度,这样的优点在于上下滚筒之间的空隙忽大忽小。当空隙大时,与它们轴向垂直的稻麦茎25在上下滚筒之间能顺利扫过一段距离,当空隙小时,击齿打击稻麦,即能达到脱粒的目的。自动传送装置由上下两个循环组成,上循环由两个无边滚轮31、两个有边上滚轮33和多个有边小压轮28通过上传送带26构成一个循环,其中无边滚轮31处于上两端,有边上滚轮33处于下两端,多个有边小压轮28分布在两个有边上滚轮33之间,它们都装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上,每个轮子都能灵活转动,这个平行四边形可以改变它的高度,在钝角的两边上装上压杆拉簧8,如图1、图5、图6所示,这样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就有向下的压力。下循环由两个有边下滚轮7和多个有边小压轮28通过下传送带32构成一个循环,其中有边下滚轮7处于夹板的两端,多个有边小压轮28均匀分布在两个有边下滚轮7之间,多个有边小压轮28的轴两端装在弹性钢片6上,夹板上刻有小缺口,保证有边小压轮28上下方向有一定的自由度,弹性钢片6一端固定在夹板上,并上翘成一角度,这样给下传送带32有一个向上的压力,能封闭可能出现的空隙。上循环的上夹板与下循环夹板固定在一起,不能单独移动,上循环的下夹板则能上下移动,这样,上循环的下夹板与下循环夹板总是呈相互靠拢的趋势,形成一个夹力,在打稻脱粒过程中,稻茎受到一个与上滚筒9下滚筒4轴向垂直的拉力。因此上传送带26横截面呈凸形,下传送带32呈凹形,这样就夹住了稻麦茎25。同时,如图9、图10所示,为了防止上传送带26、下传送带32被拉出滚轮,上循环的下夹板上的有边上滚轮33、有边小压轮28和下循环的有边下滚轮7、有边小压轮28均是有边滚轮。上循环采取平行四边形框架,当平行四边形高改变时,周长保持不变。上循环图示右端有边上滚轮33轴上装有上齿轮17,下循环图示右端有边下滚轮7轴上装有下齿轮27和离合传动轮16,两个齿轮啮合,离合传动轮16与变速箱12通过皮带轴向垂直连起来,构成另一个传动装置。离合装置15上装有一离合拉簧30,使上齿轮17、下齿轮27能始终啮合,离合装置手柄29往左扳动一个角度,离合插杆34插入离合插孔35内,离合传动轮16与变速箱12因皮带过松无法同时传动,离合传动轮16不转,这样整个自动传送装置处于休息状态,优点在于易于发动动力,有必要暂时停止脱粒而不必停止动力,易于控制整个机器;搬动桶1时停止自动传送装置,不会伤人。整个自动传送装置通过自动传送装置支架5固定在一个固定自动传送装置的插孔3内,装拆非常方便。稻麦放在集禾箱10内,该集禾箱10一端封闭,这样保证自动传送装置离颗粒吃入深度一致。本实用新型整机工作原理如下:动力11运转,通过传动装置,使得上滚筒9、下滚筒4反向运动,同时变速箱12也转动,并带动离合传动轮16从而带动上齿轮17、下齿轮27转动,使得上传送带26、下传送带32接触同向运动,不断吃进放在集禾箱10内的稻麦,在上滚筒9、下滚筒4之间一扫而过,茎通过滑杆14落到动力11的后面从而达到脱粒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用于禾毛、油菜、豆类、草籽、花生脱粒时,构件主要包括桶1、单滚桶罩24、动力11、网筛21、下滚筒4、变速箱12,如图3、图4机构上是一样的,只是传动方式不一样,有变速箱12,是因为油菜、豆类等农作物脱粒与稻麦不一样。工作原理如下:禾毛、油菜、豆类、草籽等一般都是晒干后脱粒,且脱粒方式一样。油菜只需将有籽的枝头割下来。禾毛、油菜、草籽、花生采用图4所示脱粒,豆类采用图3所示脱粒。禾毛、草籽、花生脱粒需要的网筛21筛孔较大,油菜、豆类脱粒需要的网筛21筛孔较小。脱粒过程如下:打开进入门23将作物放入桶内,关上进入门23,下滚筒4搅拌,颗粒穿过网筛21的筛孔落下,筛毕将排放门22打开,茎叶由于惯性作用,从排放门22中飞出,再关上排放门22,打开进入门23,再将作物放入桶内继续作业。由于进入脱粒机的农作物都晒干,所以在下滚筒4强有力的高速转动下脱粒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师范学院,未经湘潭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77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画面自动变换广告牌
- 下一篇:钥匙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