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型多功能暖脚器无效
| 申请号: | 94236911.4 | 申请日: | 1994-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8564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24 |
| 发明(设计)人: | 赵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毅 |
| 主分类号: | F24H3/06 | 分类号: | F24H3/06 |
| 代理公司: | 四川高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澎,陈树明 |
| 地址: | 61183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多功能 暖脚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暖脚器。
现有的暖脚器有鞋式和板式两种,均通过固体传热给人脚,传热速度慢、脚部受热不均匀,用途单一,且无自动控制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热快,脚部受热均匀,功能多样,又能根据使用状况进行自动智能控制的智能型多功能暖脚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由发热元件、壳体组成的暖脚器中,发热元件后面置有一排热风机;壳体的出风面置有四根可收折的长支架,壳体的一侧面另置有四根可收折的短支架;长支架上置有与智能控制电路相连的光发射器件和光敏器件。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的暖脚器相比,具有传热快,脚部受热均匀,功能多样,又能根据使用状况进行智能控制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平放使用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斜放使用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立放做冷、暖风机用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长支架收折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原理图。
从图1、图2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由发热元件1、壳体2等组成,发热元件1后面置有一排热风机3,工作时,排热风机3将冷风由吸风面13吸入经发热元件1加热成暖风从出风面4吹出,进入取暖空间,快速均匀温暖脚部。
从图3、图4、图5可看出,本实用新型在壳体2的出风面4上置有四根可收折的长支架5,在壳体2的一侧面6上置有四根可收折的短支架7,一长支架5上置有与控制电路相连的光发射器件8,另一长支架5上置有光敏器件9。
从图7可看出在控制电路中,光敏器件9的输出端同与非门10的输入端相连,与非门10的输出端并接排热风机3的控制支路和发热元件1的控制支路,排热风机3的控制支路由与非门10的输出端、反相器11、电阻R1、晶体管BG1、电阻R3、控挂硅SCR1、排热风机3顺序相连构成;发热元件1的控制支路由与非门10的输出端、反相器12、电阻R2、晶体管BG2、可控硅SCR2、电阻R4、发热元 件1顺序相连构成。
从图6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的长支架5可无外凸地收折在壳体2的凹槽14中。在本实用新型中每根支架,包括短支架也都做如此处理。
从图3、图7可看出,将本实用新型壳体2上的四根长支架5撑开,四根短支架收折于壳体2上的凹槽14中,本实用新型即可平放在地上使用。将开发K1拨向智能控制端a点,本实用新型就可进行智能控制即脚进入出风面4下部取暖空间范围,机器自动工作,脚离开取暖器后,机器自动停机。控制原理是:
脚进入出风面4下方的取暖空间范围时,发光器件8发出的光线被遮挡,光敏器件9不能探测到相应的光线而截止,9输出端为高电平经过与非门(10)输出则为低电平,该低电平信号分别输入排热风机3的控制支路和发热元件1的控制支路;在排热风机3的控制支路中,该低电平信号通过反相器11反相为高电平经电阻R1到晶体管BG1的基极,使BG1导通,BG1集电极产生一电流信号触发可控硅SCR1导通,排热风机3得电工作;发热元件1的控制支路工作原理与上述排热风机3控制支路工作原理相同,发热元件1也同时得电工作,此时整机处于自动工作状态。
当脚离开时,发光器件8发出的光线不受遮挡,被光敏器件9接收,光敏器件9导通,智能控制电路中各相应器件上电信号变化情形正好与上述脚进入取暖空间时相反,使得发热元件1和排热风机3均断电,整机处于自动停机状态。
从图4、图7可看出,将本实用新型侧面6上靠近出风面4的两根短支架7撑开,另两根短支架7收折于壳体凹槽14中,靠近侧面6的两根长支架收折于壳体上,另两根长支架撑开,本实用新型则斜放于地上使用,也具有根据脚是否进入取暖空间,自动开、停机的智能控制功能,其工作原理与平放使用时相同。斜放使用方式与平放相比,脚可更深地伸入取暖空间,暖风风向也更朝向人体、人脚,从而获取更佳的取暖效果,尤其适合老年、儿童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毅,未经赵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69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扩张式连线型钨丝安置筒
- 下一篇:折叠式多功能自行车后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