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钢无泵高效节能喷雾空调器无效
申请号: | 94236466.X | 申请日: | 199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203417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7-12 |
发明(设计)人: | 崔极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极海 |
主分类号: | F24F3/044 | 分类号: | F24F3/044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程大庆 |
地址: | 61006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钢 高效 节能 喷雾 空调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设备,特别是一种玻璃钢无泵高效节能喷雾空调器。
目前常用的中央空调器有淋水式及表冷式,它们均属有泵空调器,由于淋水式空调器的断面为矩形,在使用中存在着气流不均,紊流多,热湿交换差等缺点;并且由于淋水式有泵空调器的外壳是金属材料制成若干功能段组合而成的,使用时间一长,就容易锈蚀漏水漏风;特别是各功能段之间均是采用闭孔海棉橡胶板密封,容易老化漏风,严重影响其设备效率及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玻璃钢无泵高效节能喷雾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采用了现有空调器的送风段和新回风混合段,送风段和新回风混合段能够分别与带喷雾风机的无泵雾化段的两端拼装,所述无泵雾化段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挡水板和整流板,整流板上开有孔,喷雾风机通过柔性软接头与壳体的端部相连。喷雾风机为国产
上述壳体为圆筒形壳体,使断面流体特性更加稳定,为使气流更均匀,整流板上所开孔为橄榄叶状小方孔,均布在整流板上。
上述圆筒形壳体为双层不燃无机玻璃钢壳体,双层壳体的夹层内填充有具有保温作用的复合结构层,复合结构层由聚氨脂泡沫现场发泡而成,双层壳体上设置有观察孔和检查门。本实用新型的耐腐蚀性能特强,从根本上解决了金属空调器生锈漏风漏水、使用寿命短维修难的问题。
上述送风段和新回风混合段分别拼装在无泵雾化段的左端或右端,其拼装部位采用密封填料密封,所述密封填料为阻燃型8501密封胶带,能够提高空调系统余压,节约电耗。
使用时,喷雾风机通过管道接自来水或高位冷(热)水箱,喷雾风机将一定比例的混合风经喷淋雾化,整流板整流和挡水板脱水后,由送风段送出至用户。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1.无水泵,水气比小,节能40%。本实用新型完全不用水泵,全部利用自来水或高位冷(热)水箱作喷雾冷(热)源,以最少量的水产生等量的空气饱和度给湿,就可达到绝热加湿要求,大幅度降低水汽比(μ≤0.05)。在夏季采用制冷水直喷后,可满足减焓去湿要求(水气比μ≤0.15)。与目前国内外淋水式有泵空调器(水气比μ=0.6~0.8)相比较,全年平均可节能40%左右。
2.采用圆筒形不燃玻璃钢壳体,断面流体特性稳定,耐腐蚀性能高。本实用新型一改传统淋水式空调器之矩形断面,从而克服了气流不匀,紊流多,热交换差的缺点,并且从根本上解决了金属空调器锈蚀漏水漏风的老大难问题。
3.密封性能好。本实用新型中送风段、新回风混合段与无泵雾化段的拼装接头密封填料采用国内阻燃型“8501”密封胶带密封,实测漏风率仅达0.15%,它克服了传统空调器采用闭孔海棉橡胶板易老化漏风,耗能高等弊端,提高了系统余压,节约用电。
图1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带喷雾风机的无泵雾化段,无泵雾化段包括圆筒形壳体1,圆筒形壳体1为双层壳体,双层壳体的夹层内填充有复合结构层2,复合结构层2由聚氨酯泡沫现场发泡而成,双层壳体1上设置有观察孔3和检查门4。双层壳体1内设置有挡水板5和整流板6,整流板6上均布有橄榄叶状小方格7。喷雾风机8通过柔性软接头9与壳体1的右端连接。无泵雾化段的两端能够通过柔性软接头分别与送风段和新回风混合段拼装,送风段包括送风矩形外壳10,送风矩形外壳10上设置有上送风阀11和下送风阀11,所述上送风阀11和下送风阀11分别安装在开在送风外壳10上、下壁上的送风孔处。送风外壳10的右端与消声器12连接,消声器12通过柔性软接头与无泵雾化段的左端拼装,其拼装部位采用密封填料密封,新回风混合段为一矩形壳体,其内有回风阀门13及新风阀门14,还设置有加热器15,回风阀门13上包覆有回风过滤器16,此混合段的左端通过柔性软接头与无泵雾化段的右端拼装,其拼装部位采用密封填料密封,所述密封填料为阻燃型“8501”密封胶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极海,未经崔极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64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