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轮车内二速变速器无效
| 申请号: | 94236460.0 | 申请日: | 1994-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612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龙凌 |
| 主分类号: | B62M11/14 | 分类号: | B62M11/14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黄首一 |
| 地址: | 61276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轮车 内二速 变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车的变速机构,特别是人力三轮车的变速机构。
已有的人力三轮车和简易机动三轮车,用传动链与车架上的主动链轮和后轮轴中部的从动链动啮合传动,主、从动链轮的转速比为定值。其速度的改变,主要依靠人力或机动控制主动链轮的转速来实现。在人力三轮车中,也有将主动链轮制成由两个不同齿数的链轮重叠构成的双联主动链轮,传动链分别与两个链轮啮合时,可获得不同的转速比。这种结构的操作很不方便,且常发生脱链现象,不能保证三轮车正常运行。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三轮车的用拉绳操纵的变速机构在外壳内的变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三轮车内二速变速器(参见附图),包含变速轴(1),依次啮合的中心齿轮(2)、可转动地装在行星架(3)上的行星齿轮(4)、内齿轮(5),上述变速轴与外壳(6)和行星架可转动地相连、与中心齿轮和动力输出链轮(7)相固连,上述内齿轮在上述外壳的内周,上述行星架与动力输入链轮(8)相固连,上述变速轴的轴向槽(9)中可轴向滑动地装有能与行星架的离合舌(10)相连接,且与拉绳(11)相连、有复位弹簧(12)的离合件(13)。
上述动力输出链轮(7)或动力输入链轮(8)可以有超越离合器结构。
上述的行星齿轮(4)可以在圆周上有多个,可以是三个。
本实用新型用底座安装在三轮车后轮轴的前方的车架上,用主动链条与三轮车主动链轮和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输入链轮相啮合传动,用从动链条与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输出链轮和三轮车后轮轴的从动链轮相啮合传动。操纵拉绳,令变速轴上的离合件13脱离行星架的离合舌10,使变速轴与行星架相分离,动力经动力输入链轮8、行星架3、行星齿轮4、中心齿轮2、变速轴1、动力输出链轮7输出动力,驱动后轮旋转。操纵拉绳,令变速轴上的离合件13与行星架的离合舌10相结合,使变速轴与行星架相结合,动力经动力输入链轮8、行星架3、离合件13、变速轴1、动力输出链轮7输出动力,实现变速驱动后轮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三轮车内二速变速器具有如下的优点。
一、变速机构采用行星结构,且有外壳保护,结构紧凑,变速及传动可靠,特别适于尘土飞扬的恶劣环境。
二、用拉绳操纵变速,操纵简便可靠。
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
下面,再用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轮车内二速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显示离合件13与行星架的离合舌10相分离时的传动状态。
图2是图1的变速传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显示离合件13与行星架的离合舌10相结合。
图3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显示行星架3及其上的三个行星齿轮4。
图4是图1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显示离合件13和行星架的离合舌10的结构。
图5是图1的传动机构简图。
图6是图2的变速传动的机构简图。
图7是将图1的三轮车内二速变速器安装在三轮车上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龙凌,未经李龙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64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