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治疗气胸用引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35770.1 | 申请日: | 199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06124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30 |
发明(设计)人: | 郭清桐;郭冰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清桐 |
主分类号: | A61M1/04 | 分类号: | A61M1/04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临沂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尚海 |
地址: | 27600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气胸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气胸引流装置。
自发性气胸为内科急症,目前内科常用方法有定针抽气,针头穿刺接水封瓶排气,人工气胸计等,以上方法在使用中分别有不能持续排气,肺复张慢,针不易固定、易伤肺,不能持续通气、不能接引流瓶,操作复杂等不足。外科手术切开插管接引流瓶排气,有导管粗、创伤大、不易固定、易感染、疗程长等不足,病人不易接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气胸用引流装置,以克服现有的治疗气胸诸方法中不能连续排气,不易固定、易伤肺、易感染、操作复杂、疗程长等不足。
本实用新型包括引流管、引流瓶,引流管分为前段、中段、后段,三段引流管之间活动连接,与前段引流管配套有套管针,套管针包括套管、针蕊,套管内套装着针蕊,前段引流管外径小于套管内径,中段引流管上设有一开关,后段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
前段引流管外径可为1-5毫米。为减少肺复张时,前段引流管对它的刺激,可将前段引流管的前部做成圆弧状。
为增大引流管的引流量,可在前段引流管的端部沿管径四周设有多个通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创伤小,治疗中可实现连续排气,便于肺复张,且不损伤肺,疗程缩短,治疗费用降低,病员易于接受。临床统计平均4.5天肺复张治愈,大大低于切胸插管水封瓶治疗平均22.5天的治愈时间。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水封瓶1与后段引流管2连接,中段引流管5与后段引流管2、前段引流管7之间分别通过插接器3、6连接,中段引流管5上设有开关4,前段引流管7可由聚氯乙稀制成,其前部为圆弧状,外径为1.5毫米,与前段引流管配套有Ⅱ号套管针,包括套管8、针蕊9,前段引流管7前端部均匀密布有多个通孔。
使用时,先刺入套管针,然后将针蕊9抽出,换以前段引流管7,然后缓缓退出套管8,将前段引流管7前端固定,后端接至插接器6;当病人需活动时,可关闭开关4,将中段引流管由插接器3上拨下与引流瓶脱离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清桐,未经郭清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57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体为塑料件的多功能磨机
- 下一篇:摩足康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