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软断、硬断的自焙电极无效
| 申请号: | 94231421.2 | 申请日: | 1994-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217863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德;王希廉;鲁平;汤望霓;蔺科;朱新宇;任怀江;李增娃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
| 主分类号: | H05B7/06 | 分类号: | H05B7/06 |
| 代理公司: | 本溪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洪波 |
| 地址: | 117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软断 电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热炉冶炼铁合金电极装置。
目前普遍采用矿热炉作为铁合金的熔炼装置,采用自焙电极对炉料进行加热,即在金属电极壳中加入由无烟煤、焦炭、沥青、焦油等配制的电极糊,通电后升温烧结形成电极。这种自焙电极与石墨电极相比虽具有边使用边接长,边烧结边成型,且成本低等优点,但极易发生电极软断与硬断,常常因此仃炉而影响生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杜绝自焙电极软断与硬断事故、提高生产作业率,提高产量,降低电极与电耗,不软断、硬断的自焙电极。
本实用新型是在金属电极壳的内壁上纵向设置多个金属筋片;每个金属筋片上纵向设置多个三角形金属舌片;在金属筋片一侧的三角形金属舌片之间纵向设置一根直径在16—22mm之间的金属管或钢筋;每个金属电极壳内可以设置3—12个金属筋片,三角形金属舌片与金属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电,减少电极消耗、减少停炉次数,杜绝自焙电极软断与硬断事故,提高产量等优点。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府视结构示意图。
金属电极壳(1)的内壁上纵向设置多个金属筋片(2),每个金属筋片(2)上纵向设置多个三角形金属舌片(4);在金属筋片(2)、一侧的与三角形金属舌片(4)之间纵向设置一根金属管(3);金属管(3)的直径一般在16—22mm之间为宜;每个金属电极壳(1)内可以设置3—12个金属筋片(2)、三角形金属舌片(4)金属管(3)与金属电极壳(1)随着使用,下端部不断被烧损,金属电极壳(1)随之接长,金属筋片(2)三角形金属舌片(4)金属管(3)也随之加长.
以1800kVA生产碳素锰铁或锰铁合金的矿热炉为例,在已安装好的金属电极壳(1)内壁上纵向焊接三个金属筋片(2)与三角形金属舌片(4),每个金属筋片(2)与三角形金属舌片(4)之间纵向焊接一根直径为16—18mm的金属管(3),金属电极壳(1)内充满电极糊,经烧结焦化制成不软断、硬断的自焙电极。电极壳中金属筋片(2)、三角形金属舌片(4),金属管(3)的所设个数,可根据不同容量的炉子分别设置3~12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14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