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音构件无效
申请号: | 94230934.0 | 申请日: | 199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21469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2-06 |
发明(设计)人: | 吕贵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贵美 |
主分类号: | G10K11/16 | 分类号: | G10K11/16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台湾省桃源***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音 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消除噪声作用的吸音构件,尤其是用于公路两旁或生产车间等场合的吸音构件。
现有吸音或隔音装置多由多孔材料制作,如采用玻璃或矿物纤维、铝粉烧结物等。通常使用的玻璃纤维虽价格便宜,但使用中会吸收空气中水份,其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此大大降低吸音效果,且其只能单纯吸音而不能消除音源;通常使用的石棉纤维之矿物纤维则会风化碎裂成浮尘污染空气,且其吸湿性大,已逐渐不被使用;铝粉烧结物之吸音装置不仅造价高,而且效果仍然不理想。后来使用的金属纤维板虽能在不同程度上克服前述之不足,但造价十分昂贵,只能在特定有限范围内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吸音构件,具有吸音效果好、造价低和耐用的特点,适用于做隔音墙或用在工厂、路面等吸隔音工程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吸音构件包括框架,框架中置有多孔吸音体和透明吸音体,二者之间用横梁分隔,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多孔吸音体由开孔率在25%以上的多孔面板、边吸音膜、前吸音层、中吸音膜、后吸音层、背板依次叠合组成,所述边吸音膜与中吸音膜上分布有小孔,所述前、后吸音层为多边形蜂巢状孔板,所述透明吸音体由前、后两面均有金属网的透明吸音板和透明遮音板以及二者之间的空气层组成。
以下结合附图做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外形结构,图2和图3分别是图1中沿A-A与B-B向剖视后顺时钟旋转90°的多孔吸音体与透明吸音体的断面结构,图4是吸音筒断面结构,图5是多孔吸音体的内部结构层,图6和图7为另二种实施例结构。在图中:
100-吸音构件, 10-轮组,
11-底板, 44、45-金属网,
12-轮子, 50-上层多孔吸音体,
13-凵型座 60-吸音管,
14-螺孔, 61-多孔面板,
15-螺帽, 62-箍环,
19-螺杆, 63-筒盖,
20-底层多孔吸音体, 64-固定筒,
30-中层多孔吸音体, 70-框架,
31-多孔面板, 80-边吸音膜,
32-背板, 81-小孔,
40-透明吸音板, 90-前吸音层,
42-透明遮音板, 91-后吸音层。
43-空气层,
由附图可知,所述吸音构件(100)包括框架(70),框架(70)中置有多孔吸音体(20)(50)和透明吸音体(40),且多孔吸音体(20)(50)与透明吸音体(40)之间用横梁(71)分隔,框架(70)和横梁(71)起支承和固定所述吸音体的作用,其设计特点是,所述多孔吸音体(20)(50)由开孔率(即开孔面积与整面积之比)在25%以上的多孔面板(31)、边吸音膜(80)、前吸音层(90)、中吸音膜(82)、后吸音层(91)、背板(32)依次叠合组成,所述吸音膜(80)(82)上分布有小孔(81)(即吸音膜(80)(82)由多孔膜层组成),前、后吸音层(90)(91)为多边形(如四至七边形)蜂巢状孔板,所述透明吸音体(40)由前、后两面均有金属网(44)(45)的透明吸音板(41)和透明遮音板(42)以及二者之间的空气层(43)组成。前吸音层(90)与后吸音层(91)的厚度之比可以是3:5或2:6或1:7。所述吸音层的设置可以是图1所示的由底层多孔吸音体(20)、中间的透明吸间体(40)、上层多孔吸音体(50)组成,也可以是由图7所示的依次由多孔吸音体(20)、(30)、透明吸音体(40)、上层多孔吸音体(50)组成(其中吸音体(30)与吸音体(20)结构相同),还可以是其它组合。为了实际需要起见,可以在所述吸音构件(100)底部加装轮组(10),它可以由图6所示的底板(11)、轮子(12)、凵型座(13)等组成。还可以在所述吸音构件(100)顶部加装如图6所示的吸音管(60)。参见图4,所述吸音管(60)从外至内依次由多孔面板(61)(其开孔率可与多孔面板(31)相同),边吸音膜(80)、前吸音层(90)、中吸音膜(82)、后吸音层(91)及中心固定筒(64)组成,其层次结构及各层构件(除筒(64)外)与前述多孔吸音体(20)等相同,吸音管(60)两端各有筒盖(63),筒(60)之筒体用箍环(62)固定在吸音构件(100)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贵美,未经吕贵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09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微型手动摇奖机
- 下一篇:燃气涡旋式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