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管路燃油供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30626.0 | 申请日: | 199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210259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斌;毛玉良;陈冬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玉斌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英杰 |
地址: | 110003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管 燃油 供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是一种机动车用的双管路燃油供给装置。
机动车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一般需要将经过滤清器处理过的空气送入化油器中与油混合,再将雾化后的混合气体送到气缸中,其最隹汽化比为1;14、9,如果雾化的不好燃料就不能充分燃烧,以长江750摩托车为例,它采用双筒、双化油器结构,化油器与气缸直接连接,可燃混合气体是在气缸口附近产生、混合气体的雾化距离短,导致发动机在可燃混合气体浓度很高的情况下工作,功率低、耗油量偏高;它的化油器采用节流阀结构,存在着油料在没有充分雾化的情况下进入气缸工作,耗油高;节流阀与阀针产生摩损,相对于气缸内的真空度下降,导致工作平衡性差,均匀性下降,这种结构的发动机高速时易发生汽堵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效果好、油耗低的双管路单化油器的燃油供给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空气滤清器、化油器和进气管,其特征是进气管呈U形,有一个进气口和两个连接口,化油器的上端与空气滤清器相连接,下端与进气管的进气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加长了混合气体的雾化距离,使均匀雾化后的混合气体进入气缸,可节油20-30%,最大功率可提高8-10%,最大扭矩也相应提高,废气的排放减少。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双管路燃油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仰示图,
图4是化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进气管的截面示意图,
如图1-6所示,该双管路燃油供给装置包括空气滤清器1、化油器2和进气管3,进气管3呈U形,有一个进气口4和两个连接口5,化油器2的上端与空气滤清器1卡接,下端与进气管3的进气口4相连接,化油器2包括壳体5、怠速系、中速系、加速系、节气门9、油管10、泡沫管总成11、怠速量孔12、主量孔13、加速泵14和浮子室15;经空气滤清器1进入化油器2的新鲜空气是沿化油器2轴心线的旋转的气流,使汽油均匀的散布在三层喉管16内,该三重喉管16式呈圆台状,构成二次雾化;进气管3采用不等距变截面结构,,配合混合气体雾化,当低转速工况时,需要较浓的可燃混合气体,这时节气门9开度较小,形成在节气门上、下之间的真空度压力差比较大,进入进气管3中的可燃气是较浓的;当高速工况时,这时节气门9的开度较大,在节气门上、下之间的真空度压力差较小,进入进气管9的可燃混合气体是较烯的;当汽油从三重喉管16上方的喷孔喷出时,气油由油流状态转化为淋向小喉管的油滴,并依靠真空度的吸引力向下淋向中喉管,又一次分裂,裂变成更细小的油滴,再一次与空气结合,当这种更细小的油滴进一步跌入三重喉管16的下锥面时又与一部分氧分子结合形成雾状,配比成最隹的可燃混合气经进气管3进入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玉斌,未经张玉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06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车床走刀轨迹绘图装置
- 下一篇:书写用透格照明器